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近兩年,我國現行的棉花收儲政策給用棉企業帶來了不小壓力,加上受國內外市場需求不足,企業用工、生產成本的上漲,及國內外棉價差的影響,國內 棉紡織企業競爭力大幅下降。而讓人興奮的是,一直飽受詬病的棉花政策問題,終于在近期傳出了利好消息。2014年國家將不再實施棉花收儲政策,對于呼聲高 漲的棉花直補,也將在新疆開始試點。雖然目前國家還沒有下發的正式的文件來證實這一消息,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已經是“敲定”的事了。
同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明確指出,要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注重發揮市場形成價格作用。業內人士指出,這對于解決棉花的市場配置問題是 非常重要的政策指引。加之此前取消棉花收儲政策的傳言,似乎有理由讓人相信,今后棉花市場開始從政策干預的調控方式走向市場調控,也許棉花價格真的能實現 “市場說了算”。
棉花采摘基本結束 加工企業利潤“縮水”
今年是GB1103.1《棉花細絨棉鋸齒加工》新標準實施的**年,國家嚴格把關棉花收儲質量,棉企、棉農深感“心里沒底”,導致收儲進度緩慢。同時,不少棉花加工企業表示,今年棉花加工利潤減少。
目前,2013年度新棉采摘基本結束,棉花收儲也進入尾聲。據中國棉花協會調查顯示,截至11月底,全國棉農平均采摘進度99.6%,較去年同 期加快1.9個百分點;交售進度77.7%,同比減慢5個百分點;11月棉農
2013年9月9日,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發布了《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2013年度棉花臨時收儲預案>實施辦法》,收儲價格仍 是20400元/噸不變,但是收儲條件及棉花質量要求卻相對提高。《實施辦法》中將保證金由2012年的300元/噸提升至500元/噸,對于顏色級、長 度級、馬克隆值級、長度整齊度、斷裂比強度、軋工質量、異性纖維等質量方面提出了“苛刻”要求。
今年是棉花新標準實施的**年,大多數企業表示“心里沒底”,對于什么樣的棉花才夠收儲要求并不是很明確,所以在棉花收購初期都顯得小心翼翼。 加之今年天氣災害較多,多地區棉花減產嚴重,棉農對價格期望值較高。惜售情緒較重,可以說多重因素注定了2013年度棉花收儲的“緩慢”基調。
另外,棉花加工企業利潤的縮水,也使得收購不積*。今年棉花328B級收儲價與去年一致,但是市場收購價卻漲了不少,這就苦了夾在中間的棉花加 工企業。河北滄州某企業負責人介紹說,2011年國家收儲工作剛剛展開時,交儲企業利潤均在2000元/噸以上,2012年即降至1000元/噸左 右,2013年銳減至300元/噸~500元/噸,若減去部分指標造成的貼水,棉企幾乎沒有利潤可言。
國儲棉競拍熱情低 進口棉依然受青睞
此次棉花拋儲價格與市場預期基本相符,經過此前幾輪國儲棉的投放,企業對于此次競拍顯然缺乏熱情。相對于國內棉花,進口棉以其質量及價格優勢,明顯更勝一籌。
11月28日國儲棉投放工作開始。此次出庫銷售的今年1~7月根據原國家標準檢驗的2011年度儲備棉,328B標準級競賣底價為152 0173 3840元 /噸。如果說毫無懸念的價格以及并不“高檔”的棉花質量是企業競拍熱情不高的原因,那么紡織用棉企業須在參加交易前,在交易市場預存不少于50萬元的保證 金則更讓企業對于競拍敬而遠之。
國儲棉的質量問題一直飽受爭議。河北石家莊某紡織企業表示,企業不得不安排專人挑揀拍下來的棉花,增加了不少人力成本。“三絲”問題使他們的企業每噸紗線成本增加500元左右,而且因為挑揀不干凈,在紡紗過程中,跳線、斷紗等問題層出不窮,讓企業很是頭疼。
相比之下,進口棉、進口紗則更受紡織企業青睞。今年競拍的外棉幾乎全部成交,而國產棉成交率僅在五成左右。
另外,國內紡織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大量進口印度、巴基斯坦等各國棉紗線,以增加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海關統計數據顯示,1~10月,我國棉紗線進口總量達175.1萬噸,同比增長44.2%。可以說內外棉價差高企以來,我國棉紗線的進口就一直處于火暴態勢。
政策傳出利好消息 植棉面積難止下滑
2013年政策層面傳來利好消息讓人振奮,但業內人士表示,新的調控手段或將對我國棉價產生影響,但很難阻止我國棉花種植面積的下滑。
目前,美國是世界上棉花直接補貼制度運行*成熟的國家,補貼包括生產補貼、銷售補貼和貿易補貼,其中針對棉農的是生產補貼(含直接補貼和反危機 補貼)和銷售補貼。從美國的實踐經驗來看,直接補貼賦予了棉花降價空間,使其國內棉花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價格比較優勢。我國的業內人士曾多次建議向美 國學習,實施棉花直補政策,讓棉花價格實現市場調控。而這一建議,或將在2014年成為現實。
雖然目前尚未有官方信息公布實施棉花直補,取消棉花收儲政策,但這已是大勢所趨:一方面自2011年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實施以來,國家已累計臨時收儲棉花1000萬噸左右,儲備棉庫存及財政壓力巨大;另一方面,國內外棉價*終還是需要接軌。
行政色彩濃厚的棉花臨時收儲政策行將結束,強化市場作用的棉農直補政策有望在明年正式出臺。分析人士認為,取消棉花臨時收儲后,2014年前三 季度影響國內棉價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拋儲價格。目前國儲棉庫存量超過中國一年的棉花用量,大額的倉儲費用和損耗費用使國儲面臨著較大的拋儲壓力,直補預期的 實施或將進一步對拋儲價格形成壓力。長期來看,棉花直補大范圍實施后,棉農種棉的積*性將有所提高,棉花種植面積和產量將會增加,棉花收儲將僅作為調節棉 價的非常態工具,棉價將回歸市場化。而在國內拋儲價格下跌和直補預期的影響下,國內棉價與國際棉價接軌或將不是夢。
由于植棉成本的上漲及當前棉花政策的實施,導致我國多數植棉地區的棉花種植面積連年下降。
短期內,市場調控政策的效果或許還不會那么明顯,但是長遠來看,棉農或許可以重拾植棉信心。對于長期受限于用棉成本的紡織企業,可以說是受益*多,國內外棉價的接軌,可以大大降低生產成本,特別對于外銷型企業來說,市場競爭力會大大增強。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