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中國服裝紡織業的優勢在于產業鏈配套齊全,目前中國仍然是全球成衣出口*多的國家。但是,這一局面正在悄然發生變化。近年來,由于東南亞人工成 本較低,中國成衣制造業出現了向東南亞轉移的趨勢,一些與服裝相關的配套產業也在考慮向該地區轉移。針對這一趨勢,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服裝紡織業亟須 “騰籠換鳥”,實現產業轉型和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值,塑造自有服裝品牌。
轉移企業主要面向歐美訂單生產
打開一份柬埔寨華文報紙的廣告版,會發現服裝企業的招工啟事占很大篇幅。在首都金邊郊區,賣地租房的中文廣告也越來越多。據柬埔寨恒睿紡織品有 限公司董事長沈沉介紹,幾乎每天都有新的中國企業來柬埔寨,金邊市內工業園區的廠房已經全被租完,目前只有市區以外的偏遠地區才有一些地皮和廠房正在招 租。
讓中國服裝紡織企業如此青睞柬埔寨的主要原因,一是柬埔寨月工資*低標準只有80美元,二是該國的廠房租賃成本只相當于中國的1/5,三是在柬埔寨生產的服裝產品享有對歐盟免稅出口的優惠待遇。
泰國服裝制造商協會執行董事尤塔納·辛普桑威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中國成衣出口占世界成衣出口的比重高達35%,位居**。所有東南亞國家所占比重大約為10%到12%。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會長江輝告訴本報記者,轉移到東南亞的訂單,一部分是由歐美服裝品牌廠商直接從中國轉移的,另一部分是中國企業接下歐美服裝品牌的訂單后在東南亞租賃廠房或購買當地服裝企業的股份進行生產。
“我們和歐美客戶一起設計服裝,歐美客戶將服裝樣品帶回歐洲,由買家決定訂單數量,我們再從歐美客戶指定原料供應商處采購原料,加工成服裝免稅 出口歐盟。”實力成衣加工(柬埔寨)有限公司銷售規劃部副經理鄺蘭芬告訴本報記者,這是目前柬埔寨服裝出口企業的典型經營模式。
赴東南亞建廠面臨很多挑戰
在東南亞,勞動力成本上漲、發電量不足、基礎設施短缺以及法律和土地制度不完備,都會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問題。沈沉介紹說,在馬來西亞、新加坡 等國,勞動力成本從每月30至40美元上漲到每月60美元花了15年時間。然而,由于外國企業競相抬價吸引工人,柬埔寨勞動力成本從每月60美元上漲到 120美元只花了2年多時間。自2011年起,勞動力成本上漲速度“快得驚人”。
高端紡織企業在柬埔寨的生存環境更為艱難。沈沉告訴本報記者,歐洲**服裝的高端產品每批訂制數量有限,批次較多,導致從中國進口面料的通關成 本較高。但柬埔寨工人生產效率較低,如果他們生產的服裝質量沒有達到規定標準,就不得不再次進口面料,重新制作,“只有訂單較多的企業才有生存空間”。
泰國國家紡織工業聯合會主席宋薩·斯瑞蘇潘威尼特向本報記者指出,柬埔寨缺乏發展紡織業所需的原料。由于柬埔寨面料不足,許多中國企業只能在國 內生產面料并印花和印染后,帶著紐扣、紗線來到柬埔寨,由當地工人*后縫制。另據鄺蘭芬透露,近年來,柬埔寨開始出現一些代理商和貿易商,可以為當地服裝 企業提供拉鏈、紐扣、紗線等輔料,成衣企業可以因此節省一些運費。
鄺蘭芬說:“這只能解燃眉之急,如果要大宗進貨,還得從中國進口。”
中國服裝業應加快高新技術研發
記者注意到,在東南亞一些大市場上銷售的服裝大多是低端無品牌服裝,工序復雜的中高端精品服裝大多有“中國制造”的標簽。“3至4年后,亞洲服 裝業將出現清晰的市場細分,中國、泰國和越南將主攻高端服裝,而孟加拉國、緬甸和柬埔寨則主要生產低端服裝。”尤塔納這樣告訴本報記者。
江輝認為,中國服裝制造業應朝著面料功能化和款式時尚化的方向努力,可以用剩余資金開發高纖、免燙、納米技術等科技含量更高的新型面料。柬埔寨制衣廠商會秘書長盧啟健對本報記者指出,未來,成衣制造業在服裝業中的比例將會越來越小。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對本報記者說,中國服裝制造業應加快高新技術研發,全面提升自身在亞洲制造業中所處的層級,為向高端產業鏈升級奠定良好基礎。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