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國內紡織服裝出口形勢欠佳,國外棉價遠低于國內價格,雖有國儲托底,占據我國
棉農 受益國儲
在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的綠洲,一望無際的棉田隨處可見。今年,棉農老鄧種植了70畝棉花,畝產330公斤左右。老鄧粗略估計了一下,棉花平均 售價7元/公斤,每畝成本2000元左右,今年大概能掙2萬多元。如此收益其實并不算高。談起明年的打算,老鄧還準備接著種棉花,他說,棉花價格相對穩 定,收入有保障。只是他的地已經連續10多年種植棉花,病蟲害嚴重,需要輪作。這兩年,他騰出部分土地種植飼料玉米、小麥來保養土地。
據自治區發改委調查測算,2012年,新疆棉花種植面積達到2470萬畝,棉花產量有望超過320萬噸,同比略增,預計可占國內棉花總產量的一半。
作為全國*大的棉區,新疆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生活著許多和老鄧經歷相似的棉農。他們近年來一直選擇種植棉花而非別的農作物,就是看中棉花相對穩定的價格,加上他們已經熟練掌握了棉花栽培技術。也許,他們并不知道近年來棉花價格相對穩定是國家臨時收儲棉花政策所致。
每年秋季,是新疆軋花廠和棉麻公司*繁忙的時候。為了保證棉花質量,軋花廠和棉麻公司都抓緊生產,盡可能趕在打霜和降雪之前收購、加工棉花。6 日,記者走進了烏魯木齊一家中等規模的棉花收購企業新疆新賽棉業有限公司。作為新賽股份(600540,股吧)的子公司,這家公司于2007年收購了北疆 8個軋花企業,其控股公司在今年夏季又收購了5家軋花廠。問及原因,公司稱目前看好棉花
不過,記者了解到,在南疆重要的棉區阿克蘇,部分小型軋花廠已經停止收購棉花甚至停產。這些廠主認為,2.04萬元/噸的國儲棉價格固然誘人,但沒有把握將所有的棉花都交儲,加之下游的紡織行業不景氣,采購棉花意愿不強。
由于國際棉價低于國內,江蘇、浙江和廣東等地的棉紗市場更青睞采購印度、巴基斯坦、印尼的棉紗。
紡企 腹背受敵
為了衍生產業鏈,近年來,新疆通過招商引資,吸引了一大批內地紡織企業落戶新疆,形成了石河子、阿克蘇兩個紡織工業城。一位落戶新疆的紡織企業 高管以盡量平和的語氣告訴記者,2010年以前,10月是紡織行業的傳統旺季,紡織企業加班加點趕訂單的景象隨處可見。圣誕節需要大量中國出口的布娃娃、 服裝和襪子等商品,一般每年9月這些廠家就會給紡織企業下單了,可今年幾乎沒有什么動靜。“內地很多小型紡織企業都撐不住了,2012年市場不會好轉,至 于2013年,現在還不太好說。”
據*新數據,由于國際市場持續低迷,1至9月份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總額152 0173 3840億美元,同比增幅僅1.04%。
作為中間環節,紡織企業的上游是棉花,下游是服裝、布藝玩具和鞋帽企業。 上游棉價高企,下游出口清淡,這些紡織企業可謂腹背受敵。在無利可圖的現實下,一些企業紛紛限產。
面對同行限產行為,新疆一家中等規模的紡織企業高管告訴記者,公司目前滿負荷生產以降低單位成本,然后適當降低產品價格來吸引客戶。該高管說, 公司也是盡力堅持,以期度過難關,如果采取限產來應對市場低迷,意味著公司的生產規模會逐漸縮小,單位能耗增加,成本上升,愈加失去競爭力。這位高管坦 言,公司之所以能夠堅持,是因為在和上游的棉麻公司、下游的制衣廠抱團取暖。多年合作的棉麻公司今年以相對較低的價格給公司出售棉花,以“回報”公司在前 幾年棉花價低賣難時以較為合理的價格采購了這家棉麻公司的棉花的“仗義之舉”。而長期與公司合作的制衣廠今年也沒有“落井下石”,而是體諒公司的難處,基 本按照往年的數量采購公司棉紗。
專家 產業需升級
從植棉、生產皮棉到紡紗、印染,出售棉紗,在新疆這個全國*大的棉花生產基地,一個棉花產業鏈早已形成。但上游“暫獲溫飽”與下游的“凄風苦雨”,反差甚大,恐難持續。
石河子大學棉花研究中心的一位專家分析,國儲收購短期內還將對棉花市場價格提供支撐,但隨著收儲量不斷增加,未來拋儲的壓力也不斷增大。從今年 市場形勢看,國內外棉花市場供大于求,預計全球供求過剩棉花超過100萬噸,期末庫存將超過1500萬噸,創歷史新高;國內棉花(含進口棉)供求過剩將超 過90萬噸,期末庫存將達700萬噸,預計收儲結束后國內儲備棉將達到600萬噸以上,對2012年度國內棉價形成壓制。“市場在短期內難以消化這兩年的 庫存,明年棉花價格將面臨巨大壓力,棉花市場很可能進入一個較長的低迷期。”
上述專家建議,棉花產業應該如大禹治水一般以疏導為主,目前,上游日子好過,下游日子難熬的局面,不利于產業健康發展,上下游需要聯動。從植棉 環節來講,棉農應該著眼于長遠利益,盡量統一品種,以保證棉花品質。倡導新疆棉花生產從一家一戶的小農經營模式向高度商品化的棉花公司經營方式轉變,在堅 持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將農戶逐步提升到公司體制下為追求利潤而進行專業化生產、獨立核算的“農業生產車間”“基本交易單位”。同時,建議在加大對機采 棉棉種研發投入和加快制定機采棉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機采棉,以降低棉花成本,提高國棉競爭力。
軋花廠和棉麻公司環節,建議國家在把采棉機納入農機補貼的基礎上,把處理機采棉所需的異性纖維清理機等機械也納入補貼范圍。近兩年,軋花廠和棉麻公司業績相對較好,二者需居安思危,加大技改力度,降低成本,切實提升國棉品質。
紡織環節,在國儲棉“高價收、代價拋”的基礎上,上游的棉農和軋花廠、棉麻公司不能再一味地脫離紡織企業的需要,傾向種植、收購衣分率高的棉 花,而應擴大衣分率低的棉花面積。衣分率低的棉花才能紡織出附加值高的高支紗,才能保證后續的服裝質量,從而提高服裝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