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五年間價格大起大落,
棉農增產不增收
近幾年全國棉花產銷量情況為:2008年,安徽省主要棉花品種的產值減少34%,
由于2009年的行情好轉,棉農植棉的積*性有所提高,2010年,安徽種棉面積達到456萬畝,同比增長3.6%,由于國家寬松的貨幣政策, 紡織品服裝消費及出口旺盛,新棉供不應求,價格一路飆升,籽棉均價達到5.6元/斤,*高達到6.9元/斤,收益945.6元/畝,同比增幅151%,創 歷史新高。2010年的好行情*大地刺激了棉農種棉的積*性,2011年安徽的種棉面積達到496萬畝,同比增長8.8%。可沒想到,天有不測風云,由于 歐債危機的影響以及紡織品出口的下滑,籽棉均價一下掉到4.0元/斤,造成增產不增收,每畝收益僅510元,同比下降46%。2012年,由于2011年 棉花價格的大跌,棉農種棉積*性再次下降,安徽種植面積450萬畝,同比減少9.3%。
國家政策應多考慮棉農接受度
從以上五年數據可以看到,如果當年的棉花行情好,第二年種植面積就擴大,行情差,面積就縮小。棉農的收益不僅與行情有關,還受不能確定的氣候影響,因此棉農有一定的盲目性。雖然國家有收儲政策,但每年公布的收儲價格和時間有待商榷。為此建議:
**,國家公布收儲價格的時間應在第二年春播前,至于提前多長時間應該認真研究,棉花一般在4月中旬播種,如果提前的時間短,棉農無法安排當年 生產。如果早公布,根據收儲價格,棉農認為種棉不劃算,就會改種糧食或其他經濟作物,價格合適,仍然會種棉花,保持種棉面積的穩定。根據調查,公布的時間 在農歷春節期間*合適。
其次,合理制定國家棉花收儲價格。雖然國家制定收儲政策是為了穩定市場,價格為托底價,但價格也不能太低,價格應根據前一年的收購價,勞動力及 農資成本,居民的消費價格(CPI)指數,行業的平均利潤綜合考慮。收儲價格不能只是棉農的成本價,應把棉農的收益考慮進去,收益的比例國家應根據農業有 關專家的建議,并考慮到棉農的接受度。
*后,加強對收儲政策的宣傳。現在棉農很少到軋花廠賣棉花,都是棉販子上門收購,種棉的也都是老人和婦女,年輕人出去打工了。許多棉農不知國家 政策,讓一些不良的棉販子渾水摸魚,直接減少了棉農的收益。國家收儲價格一公布,不僅縣市媒體要宣傳,重要的是鄉村干部、農技人員要向棉農講清楚,棉農心 理有了底,才會不吃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