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著抗蟲棉的推廣,伏蚜危害快速上升,近年來已成為難防難治的主要害蟲。在伏蚜大暴發年份,若防治失誤,會造成棉株葉片和蕾鈴大量脫落,產量和品質大幅下降;如不防治,危害嚴重可導致減產、減收達五成以上。 “伏蚜難治”已成了近年很多棉農和農技人員頗感頭痛的問題。
????筆者調查分析認為伏蚜難治的主要原因有:1.抗蟲棉為伏蚜大發生埋下了隱患。過去種植非抗蟲棉時,棉田多次用藥防治棉鈴蟲,也很好地兼治了棉蚜。種植抗蟲棉以后,防治棉鈴蟲的用藥減少了70%以上,棉蚜得不到有效兼治,為伏蚜大發生留下了大量蟲源。
????2.伏季高溫、干旱、時晴、時雨的氣候,十分有利于棉蚜繁殖。伏蚜繁殖*快,3~5天即繁殖一代,且世代重疊,使防治難度大大增加。
????3.藥劑沒選準,防治不得法。當前市面上農藥品種繁多,魚目混珠,即便有一定專業知識的人也難辨真假。若使用假劣農藥,不但效果差,而且會耽誤防治時機,以致出現越治害蟲越多的現象。此外,農民用藥普遍稀釋水量少,噴施達不到棉株各部位。
????4.施藥偏晚,錯過了*佳防治期。不少棉農錯過了*佳防治時機,等到伏蚜全田大發生時才防治,致使防治用工多、用藥多、效果差。
????針對伏蚜難治的原因,采用綜防措施可解決:
????加強田間調查,抓住關鍵時期用藥。在伏蚜發生期間,要兩天調查一次,當棉株下部葉片出現少量發光小蜜點,棉蚜開始向上轉移時,即是伏蚜大發生的預兆。當出現點片卷葉株達3%~5%時,立即噴藥,將伏蚜消滅在全田危害之前,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搞好農業防治。伏蚜的蟲源多集中在底部老葉和嫩杈及刺兒菜等雜草上。在噴藥之前,結合整枝將打下的老葉、嫩杈、雜草等帶出田外處理,可起到“殺一滅千”的作用,有效推遲和減輕危害。
????積*開展生物防治。伏蚜發生期間,草蛉、蚜霉菌、瓢蟲等大量天敵向棉田遷移,天敵與蚜蟲比達到1比50時,控制施藥便可減輕伏蚜危害。利用植物性殺蟲農藥,如斃蚜丁等,既對伏蚜有良好的防效,又對天敵相對安全。
????選對農藥,科學使用。伏蚜發生初期,用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48%樂斯本152 0173 3840倍液,或20%殺滅菊酯2500倍 液噴霧,每畝每次噴藥液50~60公斤。噴藥要細致周到,做到 “一翻一扣,四面打透”,藥劑要輪換交替使用。在伏蚜發生盛期,每畝用80%敵敵畏100~150毫升,加水4公斤,拌麥糠7~8公斤,拌勻后在中午高溫 時段撒施于棉田,防效達80%以上;或每畝用2.5%敵百蟲粉2~2.5公斤,與過篩的細干草木灰1∶1的比例拌勻后,在無風的傍晚噴施,效果高達90% 左右。上述防治方法,不但防治伏蚜效果好,而且還兼治棉鈴蟲、紅蜘蛛等多種害蟲。
?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