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印度棉花出口政策反復
3月5日,印度外貿總管(DGFT)發布聲明稱,自聲明發布起,立即禁止棉花出口,直至政府發布進一步的指令,聲明沒有解釋禁止出口的理由。禁 令出臺還不到一周,印度就宣布禁止棉花出口的政策“夭折”。11日,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長阿南德?夏爾馬表示,政府已決定取消本月5日出臺的棉花出口禁令。
印度方面也承認,禁令出臺的原因是為了保證國內棉花的供給。數據顯示,本年度印度棉花的出口量大增。以中國市場為例,本年度其出口到中國的棉花 有850萬包(每包152 0173 3840公斤),高于印度政府今年1月份的預計總量。而印度超過80%的棉花出口到中國,龐大的棉花出口可能會導致國內市場出現短缺,引 發國內紡織企業不滿。但若禁止棉花出口將有損棉農和棉企的利益,此舉又引發了包括農業部、各主要產棉區官員等在內的印度國內相關組織的反對。他國和國際組 織也給印度政府施加了壓力。自禁令出臺后,
需求不足 庫存消費比高
棉花產量的減少并不一定意味著市場供應量的減少。據美國農業部預計,全球棉花總產調高了11萬噸,達到2685.5萬噸,產量主要調升的國家主 要是巴基斯坦;美國棉花產量未做調整,維持在341.3萬噸。全球棉花消費量減少了6萬噸,達到2388.7萬噸,其中美國棉花消費量減少了2萬噸;全球 期末庫存量調增至1323.7萬噸,較1月份調增了53萬噸。全球棉花期末庫存繼續增加,顯示下年度供大于求。
截至目前,我國已發放棉花進口配額約 200萬噸(包括1%稅率下的89.4萬噸和滑準稅下的110萬噸)。此前還有部分上一年度剩余的配額在1、2月份到港,數量不低于50萬噸。另據美國農 業部2月份的棉花供需平衡表,2010/2011棉花年度我國結余庫存約為273.5萬噸。粗略估算,2011/2012棉花年度我國棉花供應量約為 953.5萬噸。加上可隨時投放市場的400萬噸國儲棉,2011/2012年度實際可用于投放市場的棉花數量可達到1353.5萬噸。近年來我國紡織行 業的用棉量一般維持在1000萬噸左右。考慮到2012年歐債危機對下游訂單的影響,如果我們將2012年的棉花消費量下調10%,則消費量在900萬噸 左右。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 口同比減少7.01%,環比減少54.87%,1—2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312.30億美元,同比減少2.59%。紡織企業資金緊張和產成品出口 前景暗淡制約了企業采購需求。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棉制品消費低迷和非棉纖維替代增強的情況下,下年度棉花資源供大于求的局面很難改變。
2012年植棉面積預計減少
由于2011年棉花價格大幅下跌,加上下游棉花需求不振,目前市場普遍預期2012年我國棉花植棉面積將出現大幅減少。同時由于各地執行收儲政 策成效不一,因而植棉意向下降幅度存在差異。內地部分棉區受災,棉花品質較差,不能滿足收儲條件,價格偏低,植棉意向下調幅度較大;新疆棉區棉花豐收,收儲執行到位,植棉意向下降幅度較小。
宏觀經濟政策以穩為主
2012年2月,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發布的中國大宗商品供需指數(BCI) 為0.16,均漲幅為0.35%,反映該月制造業經濟較上月繼續呈擴張狀態,但擴張程度走弱。2012年國內經濟工作將“穩”字當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 定的“穩中求進”的基調要求宏觀經濟政策基本穩定的同時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同時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因 此,2012年一季度我國經濟政策以穩為主,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很難看得到。貨幣政策仍將以微調為主,財政政策進行結構性調整,我們認為,在今年余下的 時間里,央行仍將根據市場情況,繼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從而對經濟和市場有正向支撐效果。
國際方面,歐元區債務危機短期難有解決辦法,但從希臘的債務解決情況來看,短期不會進一步惡化,未來或將維持緊縮的財政政策以度過危機,這樣2012年歐洲經濟難以好轉,我國紡織出口形勢面臨一定挑戰。
結論
通過上述對2012年國內棉花市場供應以及消費情況的分析,生意社棉花分析師李麗恒認為中國收儲緩解市場供應壓力之后還會繼續對市場構成利好,但全球棉花高庫存以及需求低迷仍在繼續,2012年棉花市場場難以出現比較明顯的大幅上漲或大幅下跌行情。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