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棉價持續低迷,很多棉農囤棉惜售。而無棣縣豐農棉業合作社各收購點生意卻很好。原來,該合作社通過“合作社+棉農+保險+大型企業”模式,以高于市場0.5元的價格回收入社戶的棉花,并將棉花收購企業每斤0.06元的返利全部給棉農,保障了棉農收益,一舉破解了受棉價影響棉農增產不增收難題。
目前,該合作社已從16戶社員手中回收優質籽棉5萬余斤,入社棉農每畝棉花增產50至100斤,成本降低15%左右,每畝棉花增收200至400元。
無棣豐農棉業專業合作社由無棣中天肥業有限公司和兩個植棉大戶發起。合作社下設技術服務部、生產資料部、棉花收儲服務部、測土施肥科研室等科室。生產資料、籽棉統購統銷,省去中間環節。采用訂單供需對接模式,有多名高資質的農業專家和具有豐富植棉經驗的種植能手,為社員做全程科技指導,有力提升了農業經濟效益。
合作社成立之初,16戶棉農簽訂了入社合同。合同明確規定,通過“合作社+棉農+保險+大型企業”模式,合作社負責入社棉田定期測土配方、低碳施肥、化控管理等所有技術服務,根據棉田土質所需為棉田提供優質低碳生態肥;秋季,合作社以高于市場0.5元的價格回收入社戶的優質棉,并將棉花收購企業每斤0.06元的返利全部贈給棉農;同時,保證入社棉田每畝增產50斤、每畝增收200元以上,棉農植棉零風險;如違約,由合作社保賠一切損失。這聽起來“太優惠”的合同,很多棉農都不是很相信,幾經努力,在豐農合作社的8個試驗點上,僅有16戶棉農帶著360畝棉田入社。
受國際棉花種植規模擴大及市場影響,籽棉價格從2010年的每斤7元多降到了現在的不足4元。在棉花大豐收的情況下,廣大植棉戶,尤其是承包土地的植棉大戶多數虧本。而豐農棉業合作社的社員卻按照入社合同,每斤籽棉以平均4.7元的價格賣給合作社。
以高于市場0.5元的價格回收棉花,還附加上零風險的條件,合作社能吃得消嗎?豐農棉業合作社理事長張余巖笑著答道:“通過使用低碳生物肥,我們降低了棉花種植成本,同時,回收的棉花,直接進入魏橋和武城的大型棉花加工企業,不但能享受廠家的固定銷棉返利,還省去了棉花購銷商的那塊中間利潤,這就是每斤高于市場0.5元的來歷。我們把節省的每斤0.5元都還給了棉農,因此受到了廣大棉農歡迎。”
由于豐農棉業合作社保障了棉農切身利益,現在廣大棉農入社積*性**高漲,豐農棉業合作社成員,已由原來的16戶迅速膨脹到了現在的2000來戶,入社棉田由300多畝漲到了3萬畝,而且,目前入社人員仍在持續增加。
“這種嶄新的經營模式在當地尚屬首創,沒有現成的路子可尋,我們也是走一步看一步,所以,根據合作社的服務能力,2012年合作社*多吸收6萬畝棉田。”豐農棉業合作社理事長張余巖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