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全國農業氣象條件分析?
???? 本年概要:2011年度,我國大部農區作物主要生長季光熱較為充足,土壤墑情較為適宜,作物主產區農業干旱發生范圍小,程度輕,且大部得以及時緩解,低溫、暴雨洪澇、陰雨寡照、高溫等農業氣象災害多為階段性或區域性,農業氣象災害影響總體偏輕,氣象條件總體利于作物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全國糧食總產實現連續 8年增產。
???? 2011年度( 2010年12月-2011年11月),全國農區大部≥0℃積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圖1),夏季北方大部農區≥10℃積溫多于常年,熱量條件對夏收作物后期產量形成和秋收作物生長發育較為有利;西北、華北、黃淮等地大部降水偏多(圖2),利于作物播種出苗、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冬季北方冬麥區大部降水偏少,部分地區出現旱情,但季末大范圍明顯降水使旱情及時緩解,利于冬小麥返青生長。春季長江中下游沿江地區出現旱情,但春末夏初的幾次大范圍降水過程使旱情得以解除,春夏播未受明顯影響。夏季南方出現大范圍高溫少雨天氣,西南、江南部分地區出現旱情,對秋收作物生長發育和秋播略有影響。秋季大部地區光熱充足,利于秋收作物灌漿成熟和收獲晾曬,土壤墑情較為適宜,秋播進展順利。綜合來看,2011年度全國主要農區農業氣象條件較好,農業干旱發生范圍小、程度輕,且大部旱情得以及時緩解,低溫、暴雨洪澇、陰雨寡照、高溫等農業氣象災害影響偏輕,氣象條件總體利于作物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全國糧食總產再創新高,實現連續8年增產。
??
?
?
?
圖1 2011年度≥0℃積溫距平 圖2 2011年度降水量距平
?? 1、冬季北方冬麥區大部降水偏少,但季末大范圍明顯降水利于冬小麥返青生長;南方出現多次大范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部分地區發生凍、寒害
2010 /2011年度冬季全國大部農區降水偏少,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江淮大部地區12月至2月初降水偏少5成以上,陜西中部、華北南部和黃淮部分地區土壤淺層墑情不斷下降,灌溉條件較差的冬小麥安全越冬受到影響;其它大部地區由于秋季底墑良好,隆冬未出現凍害,冬小麥越冬狀況良好。2月冬麥區大部出現三次大范圍雨雪過程,有效改善了土壤墑情,大部旱情得到緩解,對冬小麥返青生長*為有利。新疆北部、內蒙古東北部、東北大部12月份出現多次較強降雪過程,*大積雪深度為10~40厘米,部分地區達40~67厘米,利于土壤增墑、保墑和冬小麥安全越冬;但內蒙古、黑龍江、新疆等地部分地區出現雪災,給畜牧業和設施農業造成損失。?
??? 冬季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或略偏低,南方大部出現多次大范圍低 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江漢、江南、華南西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出現凍害、寒害和雪害,部分長勢偏弱的冬小麥、油菜以及甘蔗、馬鈴薯、喜溫蔬菜、果樹等受凍;同時低溫雨雪天氣導致部分農田過濕,不利于油菜、冬小麥等作物根系生長;但冬季氣溫偏低利于殺滅越冬病菌和害蟲蟲卵,對抑制病蟲害的發生發展 有利。2月份大部地區光熱條件明顯好轉,利于作物、蔬菜及果樹等生長。
??? 2、春季夏收糧油作物產區大部光熱充足,利于作物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明顯偏少,部分地區水稻生產用水不足
2011 年春季北方主要農區大部氣溫接近常年,土壤墑情較為適宜,春播進展較為順利。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江淮等地大部光熱充足,利于冬小麥返青、拔節,但由于入春以來降水持續偏少,甘肅東北部、陜西中北部、河北中南部、山東東南部、河南西部、安徽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出現旱情;5月上旬末,北方出現大范圍透雨,降水量普遍有20~50毫米,部分地區達60~90毫米,有效改善了農田土壤墑情,利于冬小麥抽穗灌漿和產量提高,也利于春播作物生長。
?? 長 江中下游地區春季光熱充足,利于冬小麥、油菜等夏收糧油作物產量形成。但冬季以來降水持續偏少,春季大部地區降水較常年偏少5成以上,江淮和江漢南部、江 南北部的部分地區出現旱情,導致早稻移栽用水不足、分蘗緩慢、幼穗分化不良,一季稻泡田翻耕、旱地作物和棉花移栽也受到影響。5月下旬,南方出現大范圍降 水過程,降水量普遍有10~25毫米,沿江地區達30~50毫米,大部地區土壤墑情明顯改善,農業干旱明顯緩和,利于早稻、旱地作物生長和一季稻直播、移栽。
江南南部、華南大部、西南地區東部初春出現持續低溫、陰雨寡照天氣,部分地區3 月至4月上旬降水日數達20~33天,江南南部、華南的部分地區日平均氣溫≤12℃的日數達15~41天,低溫陰雨使江南南部和華南北部未采用薄膜覆蓋的 早稻播種育秧受到一定影響,華南南部早稻秧苗生長緩慢,長勢偏弱;西南部分地區油菜開花減少,小麥授粉不良。4月上旬后,南方大部天氣好轉,利于冬小麥、 油菜成熟收曬以及春播作物生長。
??? 3、夏季農區大部水熱充足,利于秋收作物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但北方階段性低溫寡照、南方大范圍高溫少雨影響作物產量提高
6 月上中旬,北方大部多晴好天氣,麥收進展順利。夏播期間,除西北地區東北部、華北中部和西南部、黃淮西部、江淮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在夏播初期存在輕度旱情,大部旱地土壤墑情較為適宜,利于玉米、大豆等作物播種出苗和幼苗生長。6月,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四次強降水過程,江漢大部、江淮大部以及貴州等地農業用水不足的局面得到有效緩解,利于一季稻移栽和返青生長,西南地區大部、江淮西南部一季稻育秧移栽較為順利。
6月至8月,北方農區大部熱量充足,夏季≥10℃積溫多于常年,其中東北地區、內蒙古、西北地區等地大部偏多50~100℃?d以上,大部地區土壤墑情較為適宜,利于秋收作物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
??? 南方夏季氣溫偏高,7-8月江漢東部、江南、華南東部和北部、四川盆地東部等地出現大范圍高溫天氣,造成川渝部分玉米和一季稻、江南部分早稻出現“高溫逼 熟”現象,江南和華南晚稻、長江流域棉花也受到影響。江南東部和南部、華南東部和北部、西南地區東部降水偏少5~8成,導致四川東南部、重慶中西部、云南 東部、貴州中南部、湖南南部、廣西北部等地出現輕至中度干旱,對秋收作物生長發育和秋播產生影響。華北、黃淮、江淮等地7-8月出現階段性陰雨寡照天氣, 大部地區日降雨量>0.1mm的雨日數在25天以上,夏季日照總時數較常年偏少100~200小時,影響作物結實灌漿和產量形成,并導致部分地區作 物貪青晚熟。但高溫、干旱和陰雨寡照的影響總體上較常年偏輕,對產量影響不大。
??? 4、秋季秋播區大部熱量充足,土壤墑情適宜,利于作物播種出苗和幼苗生長;部分地區陰雨、寡照、冬前氣溫明顯偏高,對秋播作物形成壯苗和越冬不利
9 月秋收作物陸續進入收獲期。秋收主要時段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或偏高,以晴好天氣為主,利于作物灌漿成熟和收曬。但西北地區東南部、華北南部、黃淮大部、西南地區東北部等地陰雨寡照導致部分地區秋收作物貪青晚熟,土壤過濕,秋收進度有所推遲;江南大部、華南北部和西部出現兩次輕至中度“寒露風”天氣,華南 部分地區出現暴雨洪澇災害,對晚稻產量形成產生影響。
?? 今年秋季北方麥播區大部氣溫偏 高,降水偏多,西北地區東南部、華北南部、黃淮中北部降水較常年偏多1~4倍,利于冬小麥播種出苗、幼苗生長和分蘗。長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區大部熱量充足,土壤墑情適宜,利于油菜播種出苗、生長和移栽活棵。但11月秋播區大部氣溫明顯偏高,甘肅、陜西、江蘇、安徽、河南、山東和山西等地部分地區冬小麥和油菜出現旺長現象。入冬前后冷空氣活動頻繁,但氣溫平穩下降,利于冬小麥和油菜抗寒鍛煉,及抑制部分地區旺長,大部冬小麥正常進入越冬期。秋季,西北地區東 部、華北、黃淮大部等地日照較常年偏少300小時以上,部分地區土壤過濕,對冬小麥形成壯苗略有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