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末將近,棉企還貸時間迫在眉睫。可錢又從哪里來?
受棉副產品價格低迷,以及
棉籽、短絨和皮棉市場交易清淡等因素影響,目前棉企如履薄冰,虧損已成定局。
為了趕在明年年初前及時歸還銀行貸款,疆內棉花加工企業正在開足馬力將所收購的籽棉加工成皮棉銷售。
資料圖片
企業賠錢交儲 歸還銀行貸款
12月24日,精河縣棉麻公司軋花廠的設備不停地運轉,工人們忙碌地工作著,該公司希望能在元旦前后將所收購的籽棉全部加工成皮棉。
“公司今年從農發行貸款3.5億元,收購了8000噸籽棉,到現在已經加工了90%以上,預計元旦前能全部加工完成。這樣做就是希望多交儲,盡快回籠資金還貸款。”該公司分公司經理丁立棟在電話中告訴記者。
丁立棟說:“農發行要求我們元旦時還款30%,盡管現在交儲皮棉每噸要虧損200元,但也只能這樣做。因為如果不如期還款,會降低誠信度,留下不良記錄,影響下年度的貸款額。此外,皮棉積壓1個月,每噸要支付100元的利息,個別級別的皮棉價已跌破收儲價,即使到明年三四月每噸漲三四百元,也只夠付貸款利息。”
博湖寶豐棉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松濤說,他們公司今年從農發行貸款1億元,收購了4780噸籽棉,到目前已交儲皮棉3800噸,目前也在加速加工成皮棉,積*交儲,預計本月底能回籠資金,和農發行“結零”。
“我在交儲時了解到,我們這里很多軋花企業的籽棉加工率只有70%左右,他們也在賠錢交儲,希望能如期歸還農發行貸款。”陳松濤告訴記者。
記者從昌吉州棉花協會了解到,昌吉一家棉企從農發行貸款2000萬元,收購加工了800多噸皮棉,貸款利息每月11萬元,成本每月每噸增加152 0173 3840多元。該企業也在賠錢交儲,以避免更大的虧損。
與之相比,昌吉州還有個別軋花企業到目前無任何銷售,沒有資金歸還貸款。
來自農發行新疆分行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該分行累計發放新棉收購貸款450.4億元,同比增加227.9億元,增幅102.43%;支持企業收購新棉208.8萬噸,同比增加107.15萬噸,增幅105.41%。
該分行相關負責人說,他們發放給軋花企業的貸款有具體的還款時間,**個還款日期在年初,*后的還款日期則在下年度新棉上市前。
記者了解到,在規定的時間內還款,軋花企業普遍感到壓力很大。他們認為,今年棉花現貨市場低迷,需求不旺,外運能力不足,市場皮棉銷售價低于收儲價,迫于還貸壓力,交儲是企業*好的選擇。而今年南疆籽棉的平均收購價高于北疆,南疆軋花企業歸還貸款的壓力要比北疆大。
下頁:棉副產品價格下跌 虧損已成定局
棉副產品價格下跌 虧損已成定局
丁立棟認為,棉副產品價格下跌是軋花企業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說,在今年新棉上市時,他估計棉籽價格每公斤會達到1.5元,而目前精河縣質量較好的棉籽價每公斤已經下跌1.25元,棉短絨已經降到3.6元,而且是有價無市,預計公司本年度虧損已成定局
昌吉一家棉企的負責人表示,他們收購了數千噸籽棉,按當時收購均價和平均衣分率,皮棉成本為每噸19600元。由于棉籽價格低于預期的每公斤1.8元,皮棉成本上升到每噸2萬元,目前每噸已虧損400元。“以衣分率40%的籽棉計算,2.5公斤籽棉生產1公斤皮棉、1.4公斤棉籽、0.1公斤短絨棉。如果棉籽價格繼續下跌,我們的虧損會更大”。
記者了解到,去年皮棉價格“過山車”,每噸*高達到3.4萬元,到12月23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已經低于收儲價,達到每噸19136元。受去年度及本年度皮棉價格走低的影響,棉副產品價格一路走低,而新疆軋花企業對此幾乎都沒有預料到。
資料顯示,今年1月,棉籽均價為每噸1650元,棉短絨為每噸11849元。之后,價格均開始逐月下跌;到11月,棉籽均價下跌到每噸1010元,棉短絨下跌到每噸4583元。
12月21日,自治區發改委發布《2011年新疆棉花生產銷售與政策建議報告》稱,今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2457萬畝,同比增加266萬畝,估計總產達到284萬噸,增長14.5%。北疆棉花產量普遍低于南疆,棉花品質也略低于南疆。本年度新疆籽棉收購價格高開低走,棉籽、短絨等棉副產品價格不及去年的一半。其中,棉籽全區平均收購價為1.5元/公斤,不及去年的1/2;短絨3.5-4元/公斤,不到去年的1/3。
新疆軋花企業普遍認為,虧損已成為定局。為了應對籽棉價格下跌帶來的巨大虧損,瑪納斯縣一家軋花企業計劃交儲一部分皮棉,囤積一部分二、三級皮棉,等待價格上漲后再出售。該棉企去年加工5000多噸皮棉,銷售均價在28000萬元/噸,每噸實現利潤近2000元/噸,對明年春季皮棉行情比較看好。
“南疆多家軋花企業也囤積了大量質量好的籽棉和品級高的皮棉,他們認為距離本年度交儲結束的日期還有3個月,籽棉價格及皮棉價格不會一直這么低,而且近日籽棉價格和中國棉花價格指數小幅上漲,后期走高的可能性很大。” 陳松濤說。
昌吉州供銷社生產科科長、州棉花協會秘書于明則認為,如果企業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囤積籽棉和皮棉意義不大。“只有利潤超過貸款利息才有利潤可言,如果到收儲日期結束時沒有及時交儲,皮棉和籽棉價格繼續下跌,虧損會更大”。
下頁:后期走勢如何 目前仍難判斷
后期走勢如何 目前仍難判斷
“受棉副產品價格低迷等因素影響,新疆軋花企業交儲速度趨緩。12月23日,新疆庫計劃收儲48000噸,實際成交18960噸,成交40%。當天,新疆庫累計成交1194120噸。”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新疆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認為,近期棉籽壓榨陷于虧損,油廠停收現象增多,沖擊國內棉籽價格下跌。“近日籽棉價格和中國棉花價格指數小幅上漲,這屬于低位震蕩,不能視為籽棉價格和中國棉花價格指數已經走出低位,開始上行”。
在采訪中,軋花企業普遍認為,國家制定收儲價是在保護棉農的利益,沒有考慮到軋花企業的利益,軋花企業是本年度*大的輸家。
記者同時了解到,從今年新棉上市開始,新疆棉農和軋花企業開始圍繞籽棉價每公斤8.5-9元博弈,軋花企業推出收購時間,希望拖垮棉農的心理底線,將籽棉價格盡可能降低。但事與愿違,新疆南疆多個地方籽棉收購價長時間維持每公斤9元以上,*高達到每公斤9.8元以上,高于軋花企業的預期。
受籽棉收購價過高影響,昌吉等地部分的軋花企業目前開支已成問題,多家企業的負責人表示,明年會將軋花廠轉讓或租賃;有些企業則明確表示明年將停業。
對此,昌吉等地棉花協會的負責人感到憂慮和擔心。他們認為,如果本年度軋花企業虧損嚴重,將會影響到明年企業收購籽棉的積*性和當地棉花產業的健康發展。
此外,由于新疆遠離內地,皮棉外運仍很困難,目前新疆各鐵路專用線有近100萬噸棉花等待發運。據統計,截至11月30日,共發運棉花43.5萬噸,同比減少6.5萬噸。
新疆皮棉后期走勢如何?“收儲結束后,如果國家為了保護紡織企業的利益,低價拋售收儲棉,棉花現貨價格走低至每噸1.7萬元,軋花企業會遇到賣棉難問題,虧損會更大。”多家軋花企業的負責人一致表示。
“由于歐美市場對我國紡織服裝進口需求不振,國內企業面臨原材料價格波動、勞動力和融資成本上漲等因素的影響,企業采購皮棉的熱情不高,造成新疆皮棉銷售市場清淡,后期新疆皮棉走勢目前還難以判斷。”宏源期貨有限公司烏魯木齊營業部金融事業部總經理譚偉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自治區發改委已建議把新疆宜棉主產區作為國家商品棉生產基地,參照小麥補貼管理模式,給予棉花同等的政策,以穩定宜棉地區的棉花種植面積,提高棉花的產量和品質;盡早出臺機采棉收購、加工等方面的標準,對機采棉產業予以扶持。同時吸引內地知名的紡織企業來疆落戶,鼓勵棉花加工企業采取多種形式與紡織、營銷等部門直接掛鉤,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的棉花產業運行模式。
譚偉認為,若上述建議能夠完全實施,新疆棉農種植棉花的積*性會提高,軋花企業不愁銷售。目前,新疆軋花企業期待的是皮棉和棉籽市場回暖,皮棉和籽棉價格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