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繼續回升向好,當月出口總值152 0173 3840億美元,同比增長33.5%,環比增長13%。紡織用棉需求增加,企業加大了原棉采購力度,國內
?????? 一、5月中國棉花價格指數運行特點
??????? 1、現貨持續大幅上漲,調控措施為市場降溫。5月國內棉花現貨市場繼續大幅上漲,月中發改委召開會商會議,研究出臺保供穩市措施,對市場起到穩定作用,下旬現貨漲勢有所趨緩。5月31日代表國內標準級現貨的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328)為17471元/噸,較月初(5月4日)的152 0173 384063元/噸漲1008元;229級為17875元/噸,較月初漲1010元。中國棉花價格指數月度均價為16925元/噸,環比上漲642元,漲幅3.9%;同比上漲4154元,漲幅32.5%。
??????? 2、黃河流域棉價漲幅較大,長江流域相對平緩。據對100家棉紡企業調查,5月份,河北、山東企業補庫意愿強烈,棉花現貨成交價領漲內地市場。其中河北省229級月度均價為17480元/噸,環比上漲741元,329級17219元/噸,漲715元;山東229級為 17378元/噸,環比漲763元;329級為17105元/噸,漲742元。長江流域的棉花價格漲幅則相對較緩,其中湖北229級均價為17232元 /噸,環比漲555元,329級為17011元/噸,環比漲565元,其均價分別較河北省同等級低146元和94元。
??????? 3、中高等級漲幅大于低等級,中低等級差價率繼續擴大。5月份,雖然新疆棉流入內地的數量有所增加,但內地市場上中高等級資源依舊緊張,中高等級棉漲幅明顯大于低等級,中低等級差價率繼續呈放大趨勢。以CCIndex328為標準級計算,月末429級和527級分別為 2.63%和9.25%,較月初擴大0.87和1.77個百分點。
???????二、5月影響國內棉價波動的主要因素
??????? 1、宏觀調控措施對穩定市場起到了積*的作用。5月20日,國家發改委召集有關部門召開國家棉花宏觀調控聯席會議,分析當前形勢、研究調控措施:為滿足紡織企業需要,有關部門在積*協調新疆棉運輸的同時, 5月份又增發了80萬噸滑準稅配額。下一步,將根據市場變化和紡織需求形勢,研究繼續增發進口配額,同時不排除采取其他調控手段穩定市場。調控預期增強,棉花現貨市場漲勢趨緩,月下旬一些棉商開始積*出貨。
??????? 2、紡織企業銷售形勢看好,紗價上漲支撐棉價走高。5月紡織企業銷售情況較好,純棉紗尤受青睞,盡管紗價不斷上漲,純棉 32支、40支紗銷售再次出現客戶主動預付貨款現象。據統計,5月份32支紗純棉月均價為25625元/噸,較4月份漲1205元/噸,40支為 26500元/噸,漲1200元/噸。紗價的上漲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紡織企業由于棉價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反過來也帶動了棉價繼續走高。
?????? 3、預期后市走高,紡企增加庫存,棉商待價而沽。由于擔心年度后
?????? 4、不利天氣頻發,新年度棉花形勢不樂觀。進入5月份,受不利氣候影響,棉花播種普遍推遲半月左右,發育偏晚。適應今年氣候特點,一些棉區采用了早熟品種,并合理密植,加強管理,以補償晚播造成的損失。但生產開局總體不利,市場對新年度棉花形勢的預期不夠樂觀。
????????5、各部門積*協調,新疆棉外運情況進一步好轉。截至5月底,據中國棉花協會倉儲分會統計,新疆商品棉周(中)轉庫存為 90.2萬噸,環比減少30.9萬噸。當月,鐵路發運棉花數量32.1萬噸,環比增加3.7萬噸,日均發運量較4月增加約900噸,新疆棉外運情況進一步好轉。月末疆內站臺尚有90萬噸待運。
?????? 三、國際棉價震蕩為主,內外棉價差繼續擴大
??????? 5月份,受美元走強、歐盟推出救助機制等因素交替影響,紐約棉花期貨市場波動頻繁,國際現貨價格也呈震蕩走勢。由于國際現貨價格全月變化不大,月末國內外棉花現貨價差呈擴大趨勢。中國棉花進口棉指數FC Index M月均價為91.27美分/磅,環比上漲2.17美分,1%關稅下折人民幣為15880元/噸,滑準稅下折算為16369元/噸,分別低于同期中國棉花價格指數1045元和556元。月末FC Index M為91.62美分/磅,1%關稅和滑準稅下折人民幣分別為15940元/噸和152 0173 384028元/噸,與中國棉花價格指數的價差為1531元和1043元 /噸,而月初這一差價分別為570元和81元,月末國內外現貨價差明顯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