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 僅僅一個多月,棉花市場成交價格就從9月初的1.8萬元/噸左右上升為目前的約2.5萬元/噸,暴漲近四成。
??? 眼下,國內新棉剛上市,重慶一家紡織企業的負責人告訴《中華工商時報》記者:以“329棉”為例,成交價格已經接近2.5萬元/噸,“再這樣漲下去,企業馬上面臨虧損,只能停產等待棉價回落再開工。”
???
??? 一路飆升,何時到頭
??? 在重慶川江毛紡織廠負責人馮秀乾的辦公室里,馮秀乾給記者提供了一份2010年棉花每月合同成交價格表。表中顯示,從今年1月至10月,棉花成交價格由1.5萬元/噸左右上漲至2.5萬元/噸左右,10個月上漲七成。上漲勢頭比較迅猛的是9月底國家七部委聯合開會商討抑制棉價之后,國慶黃金周期間,棉價不降反漲兩成。
??? 重慶輕紡控股集團重慶長豐苧麻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重慶業成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宏敏告訴記者:原以為國慶之后新棉上市棉價應該回落,那時大量吃進原料棉,未想上漲更加兇悍,只好等等再看。他說,“庫存的棉花大約還能維持半個月生產,到時棉價沒有下降,如繼續開工不停產,企業虧損在所難免。”這對于已經連續10年實現盈利的重慶長豐苧麻紡織有限公司來說,命運難道會就此轉折?
??? 馮秀乾的擔心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川江毛紡主營加工貿易,屬下金江印染年加工能力大約為200萬米,除來料加工外,很大部分為自營出口業務,如果以現在棉價計算,每米將倒賠約0.5元,因此現有合同及庫存完工以后,外貿出口業務將全面停工。馮秀乾說:“估計*多維持1至2個月的生產。”
???
??? 取消配額,嚴打炒作
??? 事實上,彭、馮均擔心瘋漲的棉花價格危及整個紡織行業。歷經嚴峻的金融危機,中國的紡織行業都挺過來了,但是這次棉花價格的暴漲很可能造成的危害比金融風暴更加嚴重。
??? 馮估計,不久以后,中國紡織品出口將銳減80%,棉紡企業全面停產達50%以上,約50%的企業半開半停。他說:“這是一個涉及2000萬人就業的大行業,很多地方還是支柱產業,我們不想看到因為棉花價格的高漲,帶給全紡織行業毀滅性的打擊。”
??? 有什么權宜之計應對當前紡織行業面臨的窘境?馮秀乾說,那就放開棉花的進口配額控制,實行全面的市場化運作。他認為,放了之后還可以收,棉花價格回落后又回到原來的配額限制,起到宏觀調控的作用。
??? 彭宏敏也認為,及時調整配額的發放口子,對于緩解供需矛盾不失為一大措施。他說,今年國家的配額已經用完,這就需要增大配額,以解企業之渴。
??? 據了解,盡管國際市場的棉花價格因為諸多因素影響已創15年來的新高,但是相對于國內的棉花價格,依然低三成左右,基本能夠為企業所接受,企業也有盈利的空間。
??? 此外,下游產品包括紗、布、服裝等等能否水漲船高?對于這個問題,彭、馮均認為適度調整價格,市場可以接受,實際情況也是如此。但他們認為如果調價幅度過大,勢必引來更大的連鎖反應,何況市場也不一定認同,所以必須謹慎而行。“畢竟紡織品事關千家萬戶生活,牽涉面廣,不宜巨幅提價。”
??? 據悉,配額的發放也是集中于一些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型企業根本沒有配額可言,早已隨行就市,自謀生存,這其中也存在諸多不公,有的配額指標甚至會流落到炒家手中,成為大賺利潤的砝碼。彭、馮均吁請國家同時要嚴厲打擊惡意炒作、故意抬高棉花價格的行徑。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