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7月13日,跟隨大宗商品整體小幅上揚趨勢,鄭州期貨交易所
????“之前棉價跌得太多了,有一些反彈是正常的。但中長期來看,棉價還是要受到供給過剩的壓力的。”金瑞期貨大宗商品分析師黃宏軍稱,2010-2011年度,全球棉花緊缺1.67%,而2011-2012年度全球過剩4.19%,相應的中國2010-2011年度緊缺 11.74%,2011-2012年度過剩4.39%。
????而在天津某外棉進口商貿公司負責人宋先生看來,紡織廠沒有訂單導致棉花需求下降才是主因,“服裝廠、家紡沒訂單——布廠就沒訂單——布廠不要紗——紗廠不要棉花,整個產業鏈現在是源頭沒水”。
????宋先生還進一步稱,根據他們做棉貿情況來看,目前的現貨商是想割肉也出不掉。“現在只要有人要貨就行,價格都是好商量,本來棉商不賣的話價格還是會回來,但是棉商有個壓力,就是銀行貸款到期的問題,不賣就會被銀行強行交易。”
????現貨商急于脫手,開始出現恐慌情緒,這反過來又使得棉價承壓。
????囤棉者“拋不出”之痛
????上述宋先生稱,現在棉商囤貨是被迫的,他指的棉商也即囤現貨的中間商。
????在他看來,游資早就撤離了,過完年就跑干凈了。在游資撤離、價格攀升的時候,現貨商追漲囤貨,而游資撤離的速度是很快的,他們只是炒價格,并不囤積。之后價格開始走低現貨商并沒急于脫手,導致到現在才開始恐慌。“目前割肉也出不掉,所以說現貨商是被迫囤起了棉花。”
????據了解,隨著新年度棉花即將進入市場,疆內棉商已產生一定程度的恐慌情緒,一些企業想“割肉拋貨”,但苦于找不到買家,有能力將棉花移庫至內地的紛紛開始移庫,希望能在內地找到銷路。
????愛建證券棉紡業分析師吳正武表示,生產者包括棉農和一些棉花生產企業很少囤貨,因為棉花生產下來,它們需要將棉花賣掉,用資金進行新一輪的生產活動。目前囤棉花的主要是一些中間商、貿易商。
????根據吳的觀察,目前很多中間商迫于資金和新棉即將進入市場的壓力,已經在尋找機會拋貨。
????宋認為,目前涉及棉花上下游的兩種企業紡織企業、中間商壓力來源并不一樣,紡織企業頭疼的實際是訂單問題和現金流問題,中間商面臨的是價格問題和貸款到期問題。“現在只要有人要貨就行,價格都是好商量,本來棉商不賣的話價格還是會回來,但是棉商有個壓力,就是銀行貸款到期的問題,如果債務到期不賣就會被銀行強行交易。”
????另外吳正武稱,目前中間商割肉難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紡織企業去庫存壓力,他認為,目前是棉花消費的淡季,同時從外貿來說,紡織品出口還是受阻的。“這些都使得紡織企業去庫存是緩慢的。同時,在去年棉價高的時候,實際上一些紡織企業倒閉、減產了,到目前這種現象還很普遍”。
????據了解,紡織原料庫存在48.6天左右,成品庫存(棉紗)在40天,有的企業成品庫存甚至達到2個月以上。
????同時吳指出,一些下游企業對棉價進一步下跌的觀望情緒,認為棉價還會進一步收跌。這也導致了中間商的出貨難。
????但在宋先生看,下游企業的觀望并不明顯。他舉例稱,如果你是紗廠有人和紡織企業訂了500噸紗,紡織企業沒棉花,它是觀望還是進棉花開工賺錢?“紡織企業肯定開足馬力生產。所以訂單減少引起的去庫存緩慢才是主要原因”。
????恐慌壓趴棉價
????今年,棉花市場遭遇了供給陡升、消費不振的供求格局。
????從全球來看,近期美國農業部公布的全球棉花供需報告顯示,2011-2012年度全球棉花產量,進口量、出口量以及期末庫存同比增加,而消費量同比減少。產出和消費差距從2010-2011年度-56.4萬噸變成了2011-2012年度的104.8萬噸。
???? 而在國內,根據金瑞期貨黃宏軍提供的數據,從棉花供求上看,中國2010年-2011年度緊缺11.74%,2011年-2012年度過剩4.39%。供求關系陡轉。黃認為,這是目前棉花市場面臨的整個大趨勢。就是因為去年暴漲使得大家都去擴大種植面積,2011-2012年度棉花面積增加相當多,這樣在需求沒有同等增幅的情況下,過剩就成為必然。
????而在愛建證券吳正武認為,棉價的下跌,中間商欲割肉拋貨。而拋貨恐慌反過來又使得棉價進一步承壓。而這被認為是引起棉價持續走低的第三種力量。
????他指出,中間商拋盤看跌加劇了市場承壓,一方面使得棉花潛在供給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使得整個市場的看跌預期增強,平添了恐慌情緒。
????上述宋先生認為,目前難以確定是現貨商急于出貨造成價格下跌,還是價格下跌造成現貨商拋貨壓力,關鍵是現在中間商價格放低了,還是沒人買貨。這造成了現在這些中間商的恐慌。“囤棉者恐慌又使得賣盤的壓力增大,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他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