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 瘋狂的
????
???? 投機客銷聲匿跡,棉農棉企都在等
????
???? 9月是新一年棉花收購季的開始,去年瘋狂上漲的棉花,今年變溫順了許多。據中國棉花協會預計,2011棉花年度(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全國棉花產量將達738 萬噸,同比增長11%。棉花產量大增,需求并沒有同步放大,這讓棉花價格缺少了上漲的底氣。在我國的棉花主產區新疆,8.5元/公斤的開秤價比去年 12.4元/公斤的均價低了三成多。按照現在這個價格,棉農辛苦一年,幾乎賺不到什么錢。棉農紛紛惜售,軋花廠里的機器多半仍未開工,去年道路兩旁成群的搶棉人也不見了身影,“等等看”――棉農和棉企現在都在觀望。
????
???? 去年搶棉花,今年搶“人”
????
???? 拾花費漲到2元/公斤
????
???? 9月天氣轉涼,新疆棉花也進入了大量吐絮及采摘期。在棉花主產區新疆阿克蘇市,*近連續出現了陰雨天,這對棉花生長和采摘是不好的消息,但卻緩解了種棉大戶彭施偉的煩惱。
????
???? “今年地里的棉花是大豐收,但拾花工請不到,還缺一百多人呢。”彭施偉今年在新疆阿克蘇喀拉塔勒鎮種了6000多畝棉花,需要近300名拾花工,但現在只到位了100多個,看著棉花在地里越開越多卻收不上來,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
???? “拾花工費用漲太多了,拾一公斤細絨棉要2.2元,拾長絨棉要2.5元/公斤,關鍵招不到人。”彭施偉說去年拾一斤細絨棉只要1.5元,今年人工費漲了近50%,如果實在招不到拾花工,只有用機器采棉了。
????
???? “拾花工找到了,心放下了。”在種棉大縣阿克蘇市沙雅縣,承包了600多畝棉花的劉相武昨天終于不為找拾花工煩惱了。記者給他打電話的時候,他正在從阿克蘇市回家的路上,說話的口氣都帶著喜悅。“今天上午我們縣領導剛跟和田市墨玉縣簽訂了勞動用工合同,采摘費2.1元/公斤,我們承包地種棉花的集體出車接送,提供免費食宿,結束了再集體送回去。”他稱現在整個新疆地區都缺拾花工,能搶到“人”算是一種幸運。
????
???? 去年棉花價格創下了歷史新高,這也刺激了棉農的種棉積*性。原來種其他作物的農民,不少都改種了棉花,加上今年氣溫比去年高,棉花提前成熟20多天,導致了拾花工供不應求。據悉,目前新疆石河子、呼圖壁、沙灣、庫爾勒、阿克蘇等地拾花工到位均不足一半。
????
???? 8.5元/公斤成棉農售價底線
????
???? 棉花豐收棉農賺錢不多
????
???? 9月8日,國家啟動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工作啟動,當監測的棉花市場價格連續五個工作日低于臨時收儲價152 0173 3840元/噸時,中儲棉總公司將于第六個工作日正式啟動不限量收儲,當棉花市場價格高于152 0173 3840元/噸時,則隨行就市,這一政策被業內認為是棉花的*低保護價制度。
????
???? 劉相武的家里已經儲藏了10多噸棉花,他幾乎每天都去附近的軋花廠去探聽行情。“現在好的棉花給的價格是8.5元/公斤,一般的給8元/公斤,按照這個價格賣,幾乎賺不到什么錢,再等等吧。”他說去年棉花承包費、種子、化肥、薄膜、人工都漲價,一畝地的成本至少3000元,即使畝產棉花400公斤,也僅僅夠保本。去年他600多畝棉花賺了100多萬元,今年他估計*多賺個20萬元。
????
???? 根據農業部對全國260多個棉花高產創建縣的監測數據顯示,16個省區180個產棉縣棉花面積4000萬畝,較去年增長5.1%。根據中國棉花協會預計,2011棉花年度(2011年 9月至2012年8月)全國棉花產量將達738萬噸,同比增長11%。統計顯示,今年將是棉花的一個豐收年。劉相武的棉田去年畝產為380公斤,今年他估計畝產量會達到410公斤。彭施偉的棉田,去年畝產350公斤,今年畝產量估計會接近400公斤。
????
???? “國家*低收購價放在那里,換算成棉花基本要9元/公斤,今年棉花不會跌到哪里去的。”彭施偉地里收上來的幾十噸棉花,也放在家里,等著棉價有起色后再賣。不少種棉大戶都提到了國家棉花臨時收儲制度,這讓種棉大戶吃了定心丸,不限量收購基本杜絕了“棉賤傷農”的情況。
????
???? 囤棉的投機客不見蹤影
????
???? 軋花廠“停工調試”等棉花
????
???? 去年10月份,本報記者親赴阿克蘇探棉情,印象*深的就是路邊成群的攔車加價搶收棉花的投機客。大量投機資金的涌入也導致了棉花在短短半年間從1.7 萬/噸漲到了3.3萬元/噸。不過,隨后棉花價格大跳水,這些囤棉的投機客也多數虧損出局。時隔一年,又是一個新疆棉花收購季,嗅覺靈敏的投機資金又盯上棉花了么?
????
???? “現在我們廠里就收了兩個車皮的棉花,也就60噸,哪里還有什么搶棉花的投機客,誰還敢搶啊。”阿克蘇久如棉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鄭先生告訴記者,現在只開了兩臺軋花機,別的都在“停工調試”,主要還是被去年棉花的大起大落嚇怕了,大家都在觀望。鄭先生認識的一個浙江商人,去年2.8萬元/噸囤了幾千噸棉花,結果后來虧了近一億元,多年攢下的老本都賠光了。
不過,在國家啟動棉花收儲的帶動下,一些有補庫需求的紡織廠開始零星采購,久如棉業昨天又接到了6個車皮的訂單。有了去年的教訓后,紡織企業只敢隨用隨買,棉花庫存一般只有一個月的用量。多數用棉企業要等到10月份棉花大量上市后才開始采購新棉。現在軋花廠都是訂單作業,有了紡紗廠的訂單,再開門收購棉花,怕萬一高價收棉,又砸在手里。大型棉花企業和紡織企業還沒有大量收購棉花。
????
???? 去年參與囤棉的投機客都哪里去了呢?“有的做小生意,有的辦廠生產工藝品,多數都回自己老本行了吧。”鄭先生說,相比去年眾多的“生面孔”,現在參與棉花交易的都是老熟人,多數都在這個行業里做了10多年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