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中棉所、國家
一、全國棉花種植品種(系)數量基本持平
1、全國品種(系)567個。監測結果顯示,2011年全國棉花播種品種(含沒有審定的品系、組合、材料、代號和不知名等,后同)567個,與上年569個基本持平。其中:
常規棉134個,增45個,增幅50.1%;占品種數的23.4%,增7.8個百分點;占播種面積的45.7%,增2.8個百分點。
雜交種258個,增22個,增幅9.3%;占品種數的45.6%,增4.1個百分點;占播種面積的17.6%,增0.7個百分點。預計面積1435萬畝,增185萬畝,增幅14.8%。
Bt棉191個(指通過安全性評價、允許環境釋放的、以Bt棉名義審定的,即合法),增38個,增幅 24.8%;占播種面積的33.9%,基本持平。其中,美育Bt棉3個,占Bt棉播種面積的0.5%,減1.9個百分點。國產Bt棉保持**主導地位,具 有抗蟲性的品種200個,增19個,占播種面積的77.1%,增10個百分點。
優質專用棉13個,占品種數的2.3%;增2個;占播種面積的1.3%,減0.9個百分點,預計面積100萬畝。
其它(含代號、不知名品系、高代材料、自選自留和親本等)78個,減89個,減幅114.1%;占品種數的13.8%,減15.5個百分點;占播種面積6.1%,基本持平。
2、區域。長江品種(系)271個,減16個,減5.6%。黃河235個,減6個,減2.5%。西北91個,減19個,減17.3%。值得指出,2011年首次出現三大流域種植品種數量減少局面,說明品種跨流域“亂引”、“亂種”問題有所遏制。
3、優勢品種(組合、系)44個,增7個,增幅16.2%;占全國播種面積的73.0%,增4.0個百 分點。2011年占全國播種面積0.5%以上(面積40萬畝以上)的品種(組合、系)43個,依次是:中棉所41占6.4%,中棉所45占3.8%,新陸 早36號占3.4%,新陸中35號占3.2%,新陸中36號占3.1%,中棉所60占3.1%,博州07-12占2.8%,中棉所42占2.8%,冀棉 958占2.6%,博陸早1號占2.6%,新陸早26號占2.5%,新陸早48號占2.4%,新陸早33占2.3%,錦抗09-1占2.3%,中棉所79 占2.3%、新陸早42號占2.2%、新陸中32號占1.7%,新陸中26號和魯棉研24號各占1.4%,魯棉研28號和兆豐棉1號各占1.3%,中棉所 56、中棉所49、鄂雜棉10號、DK414和SGK958各占1.2%,瑞雜816和冀豐908各占1.1%,鄂雜棉11號占0.95%,冀棉959占 0.9%,冀雜6268占0.8%,“923”、新陸中44號、魯棉研21、豫雜35和新海24各占0.7%,“雜交棉”、新陸早21號和新陸早28號各 占0.6%,中棉所43、岱雜1號、科欣1號、中棉所35和中棉所57都占0.5%。
二、棉花種子技術水平有所下降,市場化進程因補貼出現新變化
1、種子技術水平保持穩定。監測顯示,2011年棉花生產使用毛子占總用種量的6.9%,光子占20.7%,包衣子占72.4%,光子和包衣子占93.1%,都處于略增狀態。
2011年包衣子占三大產區的主導地位。長江毛子、光子、包衣子所占的比重比較穩定,分別為0.8%、 5.9%、93.3%,包衣子占**地位,表明種子商業化程度為全國*高水平。黃河毛子減1.7個百分點;光子占21.4%,增2.9個百分點;包衣子 62.5%,減1.2個百分點。西北毛子0%;光子為29.8%,減1.2個百分點;包衣子70.2%,增1.2個百分點。
2、種子市場化程度。監測顯示,2011年農民自留種子占10.1%,增1個百分點,反映全國種子市場 化水平有所下降。統一供種占37.6%,增3.6個百分點,農民市場購買占52.3%,下降4.5個百分點。分析原因,2011年繼續實行良種補貼的全覆 蓋,湖南、兵團和新疆地方大部對品種和種子進行補貼,提升了統一供種比例。而長江大部和黃河全部補貼資金直接發放給農戶。
三、雜交棉制種面積有所擴大,產量增加
受2010年高價利好影響,2011年棉花制種播種面積增加。監測結果,全國雜交棉制種收獲面積8.54萬畝,增1.54萬畝,增22.2%。受制種區域秋季持續低溫陰雨的不利影響,毛子減產15%,全國雜交種毛子80千克/畝,毛子產量6832噸,略增2.7%。
制種風險加大,企業難以維續,突破雜交種困境的關鍵要靠科技進步和政策扶持。一是雜交制種難以承受不斷 高漲的人工費用,今年因勞動力難找不得不放棄制種播種面積的兩成多。二是黃河制種區域“秋濕”不利氣候導致生產難度加大,推動成本上漲。簡化制種可降低成 本,利用輕簡育苗移栽方法可提高雜交種繁殖系數,大幅減少用種量。
四、討論和建議
1、優勢品種市場份額下降。監測結果,近幾年中棉所41播種面積獨占鰲頭,2011年占播種面積的比例 為6.4%,同比減4.6個百分點;面積約512萬畝,同比約減300萬畝。同時,一些優勢科研機構系列品種播種面積比例也有所減少。其中中棉所系列品種 增9個至39個,占全國播種面積的23.6%,增5.1個百分點,品種名稱從中棉所23、中棉所26到中棉所79,其中一些老品種如何進入市場需查找原 因。
2、品種審定數量繼續減少,一些大省從源頭上控制值得贊嘗。從2011年已公布的數量來看,冀魯豫三省的省審品種數量減少了42.8%。值得肯定的是,湖北和江蘇兩省近3年僅審1~2個,這種源頭控制值得贊嘗。然而,全國棉花種植的品種仍呈多亂雜狀態。
3、加快老品種退出。11月16日,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發布公告,公布了擬停止推廣的棉花品種30個,這是第六批退出的國審品種。還需強調,國家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增加了有效期限的規定,限定使用年限為5~6年,品種介紹必須寫明。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