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11月份,在馬盤輸入性上漲,國內“雙節”備貨期到來、植物油需求好轉的推動下,國內植物油期現貨價格繼續震蕩上漲,其中現貨表現強于期貨,基差呈擴大態勢,說明市場看漲后市。
???? 雙節備貨展開期現基差擴大
???? 11月份,國內豆油期現貨價格震蕩運行,價格重心上移,市場購銷趨于活躍。CBOT大豆大幅反彈,國內豆油現貨需求好轉,現貨較期貨基差明顯擴大,油廠看漲后市。
????12月份,預計國內豆油期現貨價格繼續呈震蕩運行、價格重心上移態勢。操作上期貨建議逢低補多單待漲,現貨建議逢低補貨,快進快出及時鎖定利潤。
????后市利空因素:一是11~12月份大豆進口量預計超過152 0173 3840萬噸,大豆集中到港,豆油供應壓力將難緩解;二是市場對 2013/2014年度全球大豆供給基本面偏空已形成共識,中遠期進口大豆到港成本下降;三是目前小包裝油生產企業庫存高于往年同期,今年備貨行情不宜期 望過高。
????利多因素:一是南美豆農惜售,美豆出口強勁;二是國內豆粕價格明顯呈近高遠低趨勢,粕價下跌將推動豆油出廠成本向上;三是市場剛需增強,加之豆油庫存集中在油廠手中,油廠積*提價,需方只能被動接受。
???? 菜油期價向上現貨壓力不減
????11月份,國內菜油市場期強現弱,鄭菜油價格重心上移,而國內菜油現貨價格重心繼續下移。由于四級菜油與一級豆油價差仍較大,抑制菜油需求,菜油現貨價格下跌并未帶動銷售,市場觀望心態較強,成交價格多低于報價。
???? 12月份,預計國內菜油市場仍將期強現弱,鄭菜油價格重心繼續上移,而國內菜油現貨價格窄幅橫盤,市場需求因“雙節”略有好轉,但在庫存壓力下,“雙節”行情不可高看,隨用隨購,不建議囤貨。
????后市利空因素:一是11~12月將有近130萬噸菜籽到港;二是明年3月船期進口菜籽到港成本在4300元/噸左右;三是國內四級菜 油和一級豆油價差雖縮小,但菜油仍處競價劣勢;四是11月底加拿大油菜籽到我國完稅成本仍為4350元/噸,理論壓榨收益400元/噸,利潤豐厚。
????利多因素:一是國內進入菜粕需求淡季,菜粕價格環比下跌,支撐菜油成本;二是輸入性上漲推動國內棕櫚油和豆油價格向上,植物油價格好轉也會傳遞到菜油市場;三是市場進入元旦、春節備貨期,利于菜油需求。
???? 棕櫚油生產減中期向上不改
????11月份,國內棕櫚油期現貨價格震蕩運行,重心較上月上移150~180元/噸。不過,由于市場對未來價格變化分歧較大,購銷沒有大的變化。同時,由于進口成本上升,我國棕櫚油進口放緩,港口棕櫚油庫存全月持續保持在100萬噸以下。
????12月份,預計國內棕櫚油期現貨價格先抑后揚,重心持平或略上移。
????期盤操作上建議逢較大幅度下跌時買入持有,現貨上建議逢低補貨,快進快出,及時鎖定利潤,按區間震蕩重心逐步上移思維操作。
????后市利空因素:一是終端需求不旺,貿易商獲利空間很小,中間環節囤貨意愿不強;二是國際市場豆油與棕櫚油價差已降至過去2年來低位;三是從數據看,11月馬棕櫚油出口速度放慢,12月馬盤可能面臨調整。
????利多因素:一是2012/2013年度棕櫚油主產國實際產量大幅低于預期,同時未來半年進入棕櫚油生產淡季,利于馬盤期價向上;二是 印尼政府可能將12月份棕櫚油出口關稅上調至12%,馬來西亞上調至5%,推高棕櫚油到港成本;三是進口高成本對棕櫚油價格存在支撐作用。
???? 進口速度放緩利于國內消化
????海關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進口食用植物油(不含棕櫚油硬脂)54萬噸,1~10月累計進口652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1.7%。其 中1~10月累計進口豆油89.2萬噸,較上年同期減37.7%;進口棕櫚油476萬噸,同比略增0.5%;進口菜籽油134.4萬噸,增幅為 40.2%;進口菜籽259.7萬噸,增幅為14.4%。
????12月份,需求進入傳統旺季,國內植物油市場整體看漲,但不同品種表現不一,應區別對待,主要植物油品種中,豆油將表現*強。操作上,期盤建議逢低買入,滾動操作;現貨建議豆油、棕櫚油逢低買入快進快出,菜油隨用隨購,不可囤貨。
?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