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大幅上升、企業融資難、自主品牌缺失等諸多困難。?
在“內憂外患”下,開平紡織服裝行業,特別是制衣企業出現了“倒閉潮”,即便是至今仍苦苦支撐的制衣企業,日子也非常難過,隨時面臨資金鏈斷裂和負利潤增長的困局。但是,這其中也有企業從中突圍,企業突圍的“利器”,就是創新,創立品牌。
?
紡織服裝行業遭遇“滑鐵盧”
?
說起開平的紡織服裝行業,曾經風光一時。在開平三大傳統支柱產業當中,紡織服裝產業是規模*大、發展*早、產業鏈*完善的。在上世紀90年代和20世紀初,開平的紡織服裝產業年總產值超過152 0173 3840億元,幾乎是當時開平水暖衛浴產業的3倍,是食品工業產業的8倍。開平,因為紡織服裝產業獲得了諸多***榮譽。2002年,開平市獲得“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稱號;2003年,三埠街道辦事處獲得“全國牛仔服裝名鎮”稱號。
?
可是,近年來,開平紡織服裝行業遭遇了“滑鐵盧”,在2008年國際金融風暴爆發后,開平制衣企業紛紛褪去了原本“光鮮”的外衣。一方面,企業的“倒閉潮”不容小視,開平原本有近500家化纖紡織服裝企業,如今剩下的制衣企業數量不到一半;另一方面,如今開平紡織服裝行業的年總產值已難以突破100億元;三是開平持續舉辦6屆的牛仔服裝節已經停辦了3年;四是開平市紡織服裝技術創新中心早已“名存實亡”。
?
開平市科工商務局總經濟師顏劍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當前,開平化纖紡織制衣行業,除了春暉、奔達等大公司還有一定效益外,其他絕大部分企業的經營狀況可謂慘淡。春暉公司,是借助了上市的優勢才有一定的效益;至于奔達集團公司,因為有酒店、房地產項目,實行多元化經營,才有不錯的效益。
?
導致開平紡織服裝行業日子難過的原因,其實有全球、全國的大背景。這一大背景,就是產能過剩和購買力下降。另外,原材料漲價、工資成本上升、招工難、出口貿易疲軟……這些因素就像壓在開平紡織服裝行業,特別是中眾多低端加工貿易企業頭上的一座座“大山”,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降低了企業的經營利潤,使得企業的經營出現了較大困難。同時,開平制衣企業的產品市場過度依賴出口,當國際經濟形勢不景氣,出口受阻時,訂單少了,利潤空間也小了。
?
走品牌之路企業“一枝獨秀”
?
顏劍超介紹說,目前,開平制衣行業能看到效益和曙光的企業,可謂寥寥可數,周杰男的勵精企業有限公司可以說是“一枝獨秀”。
?
該公司董事長周杰男介紹說,他是開平市**個興辦中外合資紡織服裝企業的外商,在開平辦廠已有近30年的歷史。近年來,他在開平開辦的勵精針織廠和卡諦絲服飾有限公司雖然也遭受了****的沖擊和壓力,但因為品牌響亮、市場廣闊的緣故,仍然有可觀的利潤空間,企業經營實現平穩增長。
?
勵精公司在開平的發展之路,其實就是自主品牌之路。記者了解到,早在2002年,周杰男便成功推出LG Cashmere服裝品牌。隨后,他又推出了卡諦絲品牌服飾。該品牌服飾由意、法、英等地的著名設計師擔綱設計。
?
然而,勵精公司剛立足開平時,也是以貼牌生產為主,那么,為什么會轉為走自主品牌之路呢?周杰男告訴記者,早在多年前,他就認準了紡織服裝行業發展的趨勢,必須調整思路,立足打長久戰,堅持擴大內銷和品牌發展之路,從而實現企業轉變,重點是實現四個方面的轉變:一是從以出口為主向出口內銷兼備,并以內銷為主轉變;二是從來料加工向自創品牌轉變;三是從摸著石頭過河向高薪聘請專才快速實施成熟的市場營銷套路轉變;四是產品從單一品種向多品種轉變。
?
事實證明,周杰男的思路是正確的。近年來,勵精公司不但沒有出現生產萎縮的情況,還先后在全球各地和國內大城市開設了100多家品牌服飾專賣店,產品暢銷國內外。
?
轉型升級才能謀出路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國經濟發展面臨新常態,紡織服裝行業發展也不例外。對開平紡織服裝產業發展來說,“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也許,眾多低端紡織服裝企業的關門,正是紡織服裝行業整體“洗牌”必需的過程。大浪淘沙后,留下的,含金量便會提高。
?
如何提高“含金量”?如何在重新洗牌中獲勝?正是開平整個紡織服裝行業要思考的問題。顏劍超指出,轉型升級是開平紡織服裝行業發展之路。可是,記者了解到,“轉型升級”四個字,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如何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對于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來說,一方面要加快開平企業創新體系的建設,大力推進大型企業信息化管理,扶植中小企業研究開發、改善管理,科技部門要加大企業創新的投入和引導工作,全面推動產業升級;另一方面,要加快實施品牌戰略,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
?
而對于企業自身來說,“轉型”,就是要實現觀念和思路的轉變,從原來的“貼牌”轉變為創立自主品牌。
?
恩平市紡織服裝企業抱團發展告別單打獨斗紡織服裝業是恩平市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據統計,目前恩平市紡織服裝企業約有7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20多家。去年,恩平市紡織服裝行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約24億元。
?
恩平紡織服裝行業發展起于上世紀80年代,發展至今,已形成紡紗、織布、染整到成衣一條龍的紡織服裝產業鏈。紡織服裝產品涵蓋紡紗、針織、織布、整染、牛仔布、化纖、服裝和紡織機械等各個領域。產業從“三來一補”、加工貿易為主向自主生產和優化升級方向發展。目前,業內較為著名和大型的企業有利興強紡織企業有限公司、錦興紡織印染企業有限公司、金豐織染有限公司等。
?
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受到國內消費不振、出口萎縮嚴重等因素影響,恩平紡織行業的“短板”開始顯露。
?
恩平市有關專業調研報告認為,恩平市紡織服裝行業主要存在三大問題。一是企業競爭優勢弱化。主要體現在部分技術裝備相對落后、高附加值產品比重低、大都沒有自己獨立的品牌、缺乏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等。二是國際經濟形勢不樂觀。恩平市紡織服裝行業以出口為主,主要銷往歐美等地,由于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不樂觀,嚴重影響恩平紡織服裝行業的銷售市場,訂單量明顯減少。三是人才和勞動力缺乏。缺乏具備國際營銷經驗、適應國際競爭的復合型人才。部分企業管理粗放,用人多,產品開發周期長。大量技術人才流往深圳、廣州、東莞等發達地區。目前,恩平市多數企業缺乏高技術人才和熟練工。
?
為了引導恩平市紡織服裝行業健康發展,2013年11月27日,恩平市紡織服裝協會正式成立,標志著恩平紡織行業告別單打獨斗,邁入抱團發展的時代。成立一年多以來,恩平市紡織服裝協會積*引導當地紡織服裝企業向機械自動化、節能高效的方向進行轉型升級。
?
記者手記“品牌”就是生產力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事實,勵精公司生產的卡諦絲羊毛衫,在歐美市場,一件可以賣四五百歐元或美元;在國內專賣店,一件也可以賣3000多元。而開平某公司生產的牛仔褲,貼了人家的牌,出口美國市場,平均每條褲子的出口價格僅為8元。
?
3000多元與8元,同樣是一件衣服,價格相去甚遠,這就是自主品牌與貼牌的區別。
?
我們不難看出,為什么有的制衣企業能生生不息,而有的制衣企業則死氣沉沉。
?
開平市科工商務局總經濟師顏劍一針見血地指出,品牌的缺失,正是開平制衣行業面臨如此巨大危機的癥結所在。記者了解到,長久以來,開平絕大部分紡織制衣企業都是來料加工,貼牌生產。大部分企業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缺乏自己的品牌,創新能力不足。低成本生產、低利潤經營,始終處于價格鏈底端,這些低端加工貿易企業自身“內弱”,原來整體經濟環境好的時候,企業有10%左右的利潤空間。但是,在當前的形勢下,利潤空間幾乎沒有了。
?
“品牌”,就是生產力。這句話,能否被廣大開平的制衣企業老板所接受呢?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