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地毯、東方藝術毯并稱為世界三大名毯。?
58歲的周孟祥是青海藏毯編織技藝“泰斗”級的人物,從上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研究手工藏毯的編織技藝,據他介紹,手工制作藏毯要歷經設計、制版、編織、割絨、編穗等多道工序,而且藝術效果也更加惟妙惟肖、生動傳神,因此其價值遠超機織藏毯。
?
而今,東方地毯集團邀請周孟祥成為發力西北市場的一名“猛將”,負責對藏毯文化符號和圖案紋樣進行深度挖掘。
?
東方地毯的產品融入了藏文化元素,摸索出了一條中國地毯的新絲綢之路。
?
藏毯“剛需”:國際市場獲青睞
?
穆罕默德是一位巴基斯坦的商人,專門銷售中國藏毯。他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在國際市場上藏毯不僅是消費品,還是投資收藏品,藏毯的拍賣價格現在是逐年走高。老的藏毯拍賣在西方有些國家非常盛行,像日本、英國、法國、德國這些國家每月都會有一次拍賣活動,拍賣市場行情也特別好,基本上十年前買的一塊毯子只有1萬美元的話,十年后的今天就是20萬美元。
?
藏毯在國際拍賣市場上的密集成交,直接帶動了我國藏毯工藝品的出口。產品近幾年在國際市場銷往了34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國家和地區在歐洲、德國、英國、法國市場,美國市場也屬于一個大的消費市場。
?
周孟祥介紹,一般的藏族家庭都在屋內沿墻兩面或三面擺上矮矮的木床,上面鋪墊著厚約10公分的毛墊或草墊,上面覆以卡墊,白天是坐墊,晚上是床墊;夏天過林卡或外出時,卡墊就直接鋪在地上當坐墊;有條件的講究人家里,還有一種形似毯上毯,其目的一方面為保護下面較大、較貴重的卡墊,更主要的還是為了表示對貴客的尊重。
?
藏毯用途很廣,分為卡墊、地毯、靠墊、坐墊、掛毯等,馬具墊、大牲畜額頭等部位的裝飾品及其它一些產品也屬于這類工藝。它的原料是藏羊毛,以纖維長、軟硬度適中、彈性強為特點,圖樣設計別致,色彩鮮艷,美觀大方,在世界三大名地毯中占有一席之地。卡墊是藏毯生產業的主要產品,是藏族家庭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
藏文化和羊毛資源助推藏毯價格走高
?
國外拍賣會上為什么頻頻出現藏毯呢?據《中國企業報》記者了解,除了藏毯具有獨特的歷史傳承之外,羊毛資源的獨特稀缺性,也讓藏毯從以前的耐用消費品變成了藝術投資品。
?
“掛毯都是羊毛質地的純手工制作,它的編織技藝需要很高的藝術造詣,不是入行三五年的從業者就可以制作的,像一幅山水作品需要有10年以上的藝術創造經驗,而人物肖像則需要15年以上的藝術功底。”青海藏毯藝人周孟祥對《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
?
周孟祥說,手工織毯非常復雜,像一幅畫一個人*少6到8個月,密度非常大,工藝非常復雜,腦子里要帶著藝術效果才能把它織出來,把線染成幾百種,一點點才能織出來。
?
而青海藏毯的羊毛來自西寧大白毛。西寧大白毛生長在青藏高原海拔2500—4000米高寒地區,其毛辮粗細均勻,底絨厚而致密,被國際地毯行業公認為編織地毯的*佳原料。不僅耐磨、柔軟,而且使用年代越久,光澤越光亮。這些都讓藏毯深受消費者和收藏者的青睞。
?
2012年,青海全省地毯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1億元,實現進出口總額1.8億美元,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15.6%。而隨著藏毯被更多人的熟知,它的價格這幾年也是逐年上揚,有的投資收藏品甚至賣出了幾十萬元的天價。
?
工藝攻關:機織藏毯的集約化發展
?
雖然在藝術價值上,機織毯不如手織毯,但由于機織毯產量高、價格低,很適合成規模發展。
?
而東方地毯正在轉變只靠手工制作“一條腿走路”的模式。
?
“通過市場調研,我們發現藏族群眾有使用地毯的習慣,并且全部是手織地毯,生產效率低,成本高,消費受到限制。我們公司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工藝攻關,*終成功復制出機織藏毯,配色、品質可以與手織藏毯相媲美,但價格降低一半以上。”東方地毯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東方地毯集團有限公司工會主席王書東對《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
?
據了解,東方地毯在仿手工塊毯的工藝上,也曾有過難以攻克的技術難題。
?
“事實上,地毯織造工藝中,仿手工地毯水洗環節十分重要。我們目前就與天津工業大學正在研究‘羊毛地毯生物蛋白酶水洗工藝’,并已獲得實質進展。當前市場使用氯漂工藝水洗,成本低,但環保效果差,我們做這個研究,一是為了民族塊毯的手工工藝,二是節能環保。”王書東補充道。
?
事實上,東方地毯作為國內知名的地毯生產企業,數十次帶著自己企業的產品前來青海參展參會,為國內地毯的發展做出了積*的貢獻。東方地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永玉就曾表示,11年合作,11年發展,企業伴隨著在青海高原舉辦這一越來越成熟的藏毯展而成長。
?
“我們的地毯產品融入了藏文化元素,摸索出了一條中國地毯的新絲綢之路。”?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