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棉紡企業自2014年2月起,根據《安徽省國家稅務局安徽省財政廳關于擴大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有關問題的公告》(2013年第11號文件)(以下稱新政)規定,執行新的增值稅抵扣政策?! ⌒抡幎?,自2014年2月1日起,以購進農產品為原料生產銷售皮棉、棉紗的一般納稅人,納入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范圍?! ∨c此同時,《河北省國家稅務局 河北省財政廳關于擴大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行業有關問題的公告》(2014年第1號)也將“籽棉加工”、“羽絨生產”納入核定扣除試點行業,由于“籽棉加工”涉及的是棉紡企業的上游,其試點的結果將間接影響棉紡企業?! ∫恢币詠?,棉紡織加工企業對于增值稅進項稅抵扣中存在的“高征低扣”問題反映強烈。2014年,安徽省**將皮棉、棉紗納入了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范圍,即棉紡企業所使用的皮棉可以按照紡織品適用稅率17%進行計算抵扣。為全面了解新政在安徽試點的情況,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調研、收集、匯總了部分企業對新政實施的數據,并為新政未來的實施提出了建議。 “高征低扣”讓企業“負重” 根據現行政策,棉紡企業(一般納稅人)在棉花采購時執行的進項稅率為13%,紗線產品銷項稅率為17%,這意味著棉紡企業即使沒有實現增值,將購進的棉花按原價賣出,同樣要負擔稅收,繳納的增值稅就產生了“高征低扣”的情況,這顯然違背了增值稅“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的計稅原理。棉紡織企業生產加工使用的主要的原料之一是棉花,大多數棉紡企業的棉花成本占生產總成本的70%左右。因此增值稅的“高征低扣”對棉紡企業影響很大?! ∶藁ǔ杀驹礁?,稅賦就越大?,F行政策規定,允許抵扣的進項稅率為13%,在不考慮損耗等情況下,每噸棉花需因4%的稅率差多繳稅,無疑增加了企業的用棉成本,降低了企業的效益。 舉例:以一家年用棉量為2萬噸的棉紡企業A為例,1噸原棉按平均采購價2萬元(含稅)計算,全年棉花采購費用總計約為4億元,按13%稅率計算進項稅款為4601萬元,而如果按17%稅率計算進項稅款為5812萬元,稅率差價達1211萬元,由于相應的以流轉稅為計征依據的城建稅及附加等地方稅種要增加約152 0173 3840萬元,這對于屬于微利行業的企業來說,顯然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大大增加了企業的成本?! ≌f明:近幾年,全國棉紡織行業年均使用棉花1000萬噸,以此計算,全行業一年至少多承擔了60多億的稅賦費用,以及近8億的地方稅費。從表1可見,當期進項稅額小,應納的稅額就會增加越多,這樣產生的“高征低扣”對企業對行業就是一種額外的負擔?! ⌒抡圏c影響幾何? 安徽省新試行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辦法得到棉紡企業經營者的*大關注,紡織企業紛紛將現政與新政的有關辦法進行了對照分析?! Ρ?:投入產出法影響 企業在實際生產中,為實現品種差異化,會生產各種紗支的產品,如精梳紗、半精梳、普梳紗、高配普梳紗以及混紡紗都是企業經常生產的產品,不同品種間單耗會存在差異,而同類型同支數的產品中,不同企業因原料品質差異、管理水平差異、生產設備差異、工藝流程差異等因素影響也會產生不同單耗。新政是以投入產出法作為計稅依據,那么對企業有什么影響呢? 舉例:安徽的新政下,純棉普梳及精梳單耗分別以1.1和1.4計算,下面以單紗生產企業C為例進行測算,2013年企業C生產30支純棉精梳紗和60支純棉普梳紗各4000噸,該兩種產品實現全部銷售,且該兩種產品實際生產單耗比較接近核定單耗,通過測算,現政抵扣的進項稅分別為937萬元和1997萬元,以安徽省公告中新政的投入產出法計算,2013年企業C該兩種產品可予以抵扣的進項稅額分別1182和2522萬元,見表2。 分析:將現政的增值稅辦法與新政的投入產出法的對比測算看,進項稅率提高至17%后,新政下的兩類產品的進項稅額分別增加了246萬元和525萬元,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棉紡企業的進項稅抵扣額,降低了企業稅負。上一頁 12 下一頁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