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生產成本低廉,產業配套能力增強,越來越多的服裝訂單轉向東南亞地區,我國服裝低成本優勢逐漸消失。高額的生產成本,低廉的經營利潤,迫使我國服裝企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海外設廠與海外并購成為服裝企業成功“走出去”的有效途徑。
由于生產成本低廉,產業配套能力增強,越來越多的服裝訂單轉向東南亞地區,我國服裝低成本優勢逐漸消失。業內人士指出,國內完整的產業鏈和完善的配套設施是吸引國外訂單的優勢,如果企業為了生存將產業鏈整體轉移至東南亞和南亞地區,那么將會影響國內產業的發展。
流失的服裝訂單
“如今,國內的服裝訂單開始大幅減少,越來越多的服裝訂單轉向了東南亞地區,東南亞地區服裝生產的成本很低,這種生產優勢吸引著服裝企業。”山東一家服裝企業的負責人表示,國內生產一件普通素色T恤衫的報價在30元左右,而在孟加拉生產同樣的T恤衫卻只需要24元,盡管有些瑕疵,但孟加拉生產的這種低端產品與國內同級別產品的差距不大。
波司登董事長高德康曾表示,“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面臨的形勢日益嚴峻。它們開始將工廠遷移至勞動力成本更有優勢的東南亞和南亞國家。要防止出現產業進一步外移的危機。”
德州市夏津縣一家紡織企業的負責人孟先生表示,越來越多的紡織企業開始考慮到東南亞設廠,“像柬埔寨,當地的人工成本每人每月不到1000元,但在國內,一名一線工人的月工資接近3000元。”
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表示,“棉價、人力成本的差距,的確導致這兩年紡織業中低端訂單向東南亞地區流失。從去年開始,這種轉移更有加快的趨勢,我國中西部地區人力、土地成本日漸提升,削弱了企業的投資熱情;而東南亞地區不但經營成本低,當地政府對引進外資的熱情也高漲起來。”
東南亞成為服裝訂單承接地
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棉花價格高升,直接導致國內產品出口價格的上揚,國內紡織品的成本優勢逐漸消失,國外的很多訂單已經轉移至東南亞和南亞國家,甚至國內的許多企業為了追逐利潤空間也選擇將工廠建在那里。
據了解,柬埔寨、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產業配套能力逐漸增強,孟加拉、斯里蘭卡等南亞國家產業環境逐漸改善,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西亞國家的原料優勢和工業基礎優勢也逐漸顯現。
有業內人士分析,作為中國訂單轉移的重要承接地,東南亞一些國家發展紡織業,除了成本低的因素外,還具有一定的后發優勢。新建的工廠,有的投資規模很大,使用的設備很先進,具有完成基礎產品的規模生產優勢。“我們發現,當地的用工、土地等成本還是要比國內便宜很多。”大連俊銘服裝董事長劉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越南當地的服裝產業一線工人,平均工資只有每月200美元,即便是工資*高的胡志明市,每月平均工資也只有250美元左右,“這個工資只是我們在大連工廠同類型工人的一半左右。”而在緬甸,服裝廠一線工人的平均工資更低,大約只有每月100~120美元,這只相當于大連工廠的四分之一左右。
記者了解到,除了低工資之外,東南亞當地的服裝加工能力也在逐步提升。目前緬甸的生產能力還相對較低,但越南服裝加工業就現在承接的中低端訂單而言,加工能力已經基本接近中國了。越南當地有幾家國有服裝企業,加工能力甚至已經超過中國國內的不少服裝企業。綜合各方面成本,在越南當地生產服裝成本會比在國內低15%~20%,這對服裝加工企業來說很具誘惑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