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買206套商品房、建700套安置房惠及百姓
本著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的宗旨,平橋產業集聚區不斷促進民生改善。
社會保障力度大。全力做好五保戶、低保戶和特困戶的生產生活保障,2013年新增城鄉低保戶15戶25人。全年累計發放各類救助補助資金152 0173 3840余萬元;全面落實農村新型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惠民政策,2013年全面超額完成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企業養老保險的擴面征繳任務。
拆遷安置保障有力。為了更好地安置拆遷群眾,集聚區、辦事處在自建安置房的基礎上,又購置了206套商品房用于拆遷群眾的安置。全年共建成安置房700套,有力保障了拆遷群眾的居住。
平安建設扎實有效。進一步暢通群眾信訪渠道,認真落實“四家工作法”,對群眾的合理訴求做到及時解決;加大科技創安和治安巡防投入力度,充分發揮治安巡防隊作用,努力提高安全防范水平;加大安全生產檢查,落實安全生產工作機制,全年沒有發生一起安全事故。
違章建設打擊有力。結合全市“三違”整治,強力開展違章建設巡查整治活動,全年拆除違規違章建筑1.3萬平方米,有力遏制違法違規建設勢頭。
其他工作齊頭并進。全面完成人力資源調查、河砂禁采、計劃生育等其他中心工作。
【效率提速】
科級干部包項目 一月一督查評比
以工作督查為抓手,采取科級干部包項目,一月一督查評比的方式,加快了項目建設進度,提升了工作效率;以區項目建設督導例會為平臺,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進度;以“我為產業集聚區辦實事”活動為載體,共建產業集聚區的新合力正在形成;以《平橋產業集聚區建設管理和服務管理辦法》為依托,進一步規范了產業集聚區的建設、服務工作;健全了財稅征收管理體制,成立了國、地稅所,建立了財稅征收大廳,財稅征管工作有序開展。通過上述機制的創新完善,有力推進了各項工作的快速開展,提升了整體工作效率和質量。
【展望2014】
打造豫東南紡織服裝產業新區
展望2014年,平橋區政府黨組成員、平橋產業集聚區主任徐金峰表示,我們要以黨的十八大及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以和諧幸福平橋為目標,緊緊圍繞省、市、區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加大招商引資,強化項目建設,夯實發展平臺,優化服務環境,集中要素資源,著力打造豫東南紡織服裝產業新區,為美麗信陽、幸福平橋建設增色添彩。
圍繞主導產業大力開展招商。持續圍繞主導產業深入開展招商引資。一是以深圳市內衣協會、中國婚紗禮服協會等服裝行業協會為依托,圍繞華盛服裝產業園開展招商引資,著力打造廣東內衣產業轉移基地和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婚紗禮服研發生產基地。二是以河南省服裝協會為依托,圍繞國泰恒廣服飾開展招商引資,著力打造河南省褲業生產基地。三是以萬豐服飾、漢艾服飾、瑞懋服飾、瑞孚實業等龍頭公司的產業配套為中心,采取以商招商,實現主導產業的集聚發展。2014年力爭招商引資億元以上主導產業企業5家以上,總投資8億元以上。
新增公租房1000套
爭取融資1億元
圍繞重點項目強化建設力度。以省、市、區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加大項目工作力度。
一是要圍繞產業項目抓建設。重點完成華盛服裝產業園、國泰恒廣服飾、瑞懋服飾、萬豐服飾、漢艾服飾、冠潔洗滌、瑞孚二期、天意二期等一批省、市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力爭實現當年開工、當年建成投產。二是要圍繞基礎項目抓配套。重點推進龍江路(光明路—平東路段)、華盛路、萬豐路、國泰路、平三路等路網建設項目,強力推進10萬㎡標準化廠房二期續建項目、生產生活服務區東區擴建項目、中山變電站、供水加壓站等配套設施建設,加快啟動中山學校、社區衛生院、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進一步完善網吧、超市、娛樂場所等服務設施建設。通過基礎配套的完善夯實平臺建設。三是要圍繞政策項目抓融資。把握國家、省、市產業政策和重點投資領域,圍繞土地整理、公租房、民生平臺建設等方面爭跑項目,2014年要新增公租房1000套,完成土地收儲1000畝,爭取各項政策性融資1億元。
用好招工服務中心 助推企業發展
圍繞發展環境做優企業服務。環境出形象,服務出生產力。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是產業集聚區當前核心競爭力。將圍繞這一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進一步優化服務環境。
一要充分發揮招工服務中心的平臺作用,持續圍繞招工中心深入開展企業服務。重點解決企業在招工中遇到的難題,要把招工服務中心打造成招工企業和務工人員之間溝通合作的橋梁和紐帶,著力助推企業發展。二要圍繞瑞孚實業、國泰恒廣服飾、瑞懋服飾、振華永盛、超越服飾等建成投產企業開展服務,著力解決企業在運營中遇到的難題,促進企業健康有序發展。三要圍繞華盛服裝產業園、萬豐服飾、漢艾服飾等簽約落地項目開展服務,重點要進一步優化項目建設環境。
啟動中山學校、新型社區衛生院建設
圍繞和諧發展加大民生保障。要不斷加大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力度,逐步實現“老有所養、人有所業、勞有所得、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學有所教”。
一是教育方面,加快啟動中山學校建設,有效改善轄區學生的就學條件;二是就業方面,不斷加大適齡人員的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提高就業能力和自主創業本領,2014年力爭新增轄區就業人員200人、完成各類技能培訓300人次;三是社會保障方面,持續做好農村新型社會養老保險、企業養老保險的續保和擴面征繳工作,健全城鄉低保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應退盡退機制;四是安居保障方面,加快推進中山新型社區、牌袁路社區、平三社區以及公租房建設步伐,著力改善轄區居民及務工人員的居住條件,力爭2014年新建公租房及安置房1200套,為拆遷群眾和務工人員提供有力的安居保障。
五是醫療衛生方面,啟動新型社區衛生院建設,著力改善轄區居民的就醫條件。
六是文體方面,規劃建設一處文體廣場,配備相關文體設施,建設大型網吧一家,不斷豐富廣大居民及企業員工的文體娛樂生活。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