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包括紡織業在內的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以發展創新型經濟,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紡織工業是一個能夠將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緊密結合的現代消費品行業,紡織品和服裝設計是設計服務的重要領域,通過豐富創意和設計內涵,促進我國紡織業品牌化發展,大幅提升我國紡織業的國際綜合競爭力,實現由“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的轉變。
紡織業和文化創意融合發展是人民生活升級的要求。衣著消費增長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帶來紡織品服裝消費數量的增長,二是生活方式改變對紡織品服裝提出更高的審美價值追求。根據國家統計局對城鎮居民抽樣調查分析,質量品質的提高和審美價值的提高因素占到城鎮衣著消費價值增長的80%。相對于音樂、美術、戲曲等純粹的文化產品,紡織品服裝既有文化內涵又有實用功能,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文化元素與紡織品服裝相結合有利于提升產品檔次,給人民消費帶來健康、舒適、時尚、尊嚴、自豪等消費體驗。
紡織業和文化創意融合發展是保持國際競爭優勢的要求。我國是世界上**紡織生產大國和貿易大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占世界的份額超過35%,但以自主品牌出口的比重卻非常低。紡織業面臨的國際競爭激烈,越南、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國家具備更加明顯的成本優勢。2010年以來,我國紡織業在美、日、歐三大市場所占份額已下降約2個百分點,中低檔加工訂單向東南亞國家轉移的趨勢不斷延續;而歐美等國家憑借品牌優勢在終端消費環節有很強的控制力,據估計目前大約有60多個世界**服裝品牌和500多個世界知名品牌在中國市場立足。我國紡織工業的國際競爭優勢,要從規模和成本優勢轉變為科技和品牌創新優勢,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的提升迫在眉睫。
紡織業和文化創意融合發展是工業發展新階段的要求。根據一般觀點,工業革命已經歷了三個重要的階段,以機械化、電力和信息技術為代表反映了從18世紀末以來工業化的不同特點,現在將物聯網和服務應用到制造業正成為新的工業發展階段的新特點。紡織業適應工業發展新特點,制造過程中端到高端的透明度提高,智能工廠使個體顧客的需求也能得到滿足,生產自動化使更多的人力資源可以專注于創新和增值。在網絡、大數據、3D等先進技術背景下,遠程、交互、模擬等易于實現,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在紡織業的應用空間更加廣闊。
紡織業和文化創意融合發展的關鍵是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長期以來紡織工業被定位為傳統制造業,沒有吸引人才的優勢,在專業院校屬地化管理后,紡織專業人員的培養規模也有所減少,專業研究能力與國際先進水平有差距。文化創意和紡織業融合發展對人力資源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一批專業知識、創意設計和經營管理等知識融會貫通的復合型人才。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采用培養和引進相結合的方式,既要重視**行業創新的高端人才,也要重視需求量大的基層創新人才。
總之,紡織產業應該高度重視國家推動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工作,高度關注相關政策措施和專項規劃的制定、推動和出臺,對自身的轉型升級和品牌建設有積*的促進作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