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簡稱海博會,英文縮寫STCF)于每年4月18日-21日在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石獅隆重召開。海博會作為全國性、國際化紡織服裝博覽盛會,以“兩岸、休閑、規模、專業、時尚”為主題,以推動海峽兩岸產業對接、促進海內外經貿交流為宗旨;千余家參展企業、30萬平方米展覽規模充分展現中國*大的休閑服裝板塊的**風范和產業集群優勢;期間還將舉辦豐富多彩和獨具特色的配套活動,成為地方專業展會之*。
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臺灣紡拓會、臺灣針織工業同業公會、臺灣制衣工業同業公會、臺灣毛衣工業同業公會共同主辦,泉州市人民政府和石獅市人民政府具體承辦;福建省經濟貿易委員會、福建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福建省分會、福建省臺灣事務辦公室為成員單位;福建省服裝服飾協會、福建省紡織行業協會、福建省布料同業公會、福建省縫制機械行業協會、泉州市臺資企業協會、泉州市紡織服裝商會、石獅市紡織服裝同業公會、石獅市染整同業公會 石獅市布料同業公會、石獅市休閑褲業同業公會、石獅市服飾鞋帽輔料行業協會、石獅服裝城商會、石獅市童裝行業協會、上海華聯縫制設備公司、中國紡織報社、中國服飾報社、服裝時報社、《紡織服裝周刊》雜志作為協作單位。第十九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也將于2016年4月18日-20日在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福建石獅舉行。
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石獅位于臺灣海峽西岸,毗鄰臺港澳,有著獨特的地域優勢,是我國**的紡織服裝產業的集散地和發源地。從152 0173 3840年起石獅即連續舉辦了十幾場以服裝為主的商品博覽會,并于1995定位為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簡稱海博會)。由于博覽會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日益增強,1998年升格為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等參與主辦的專業經貿盛會。海博會作為全國性、國際化紡織服裝博覽盛會,以推動兩岸產業對接、促進海內外經貿交流為主要目的,以“相聚服裝名城、共拓兩岸市場”和“對臺、專業、休閑、時尚”為理念,以推動石獅乃至福建紡織服裝業發展為目標,不斷提高辦展檔次、擴大辦展規模,每屆都有新的面貌和內涵。
1999年海博會融進服裝名城服裝戰略研討會及兩岸三地設計名師作品展,從此海博會的文化內涵逐年升華,兩岸三地服裝設計作品時尚發布成為海博會的一大亮點,至今已有張肇達、胡雅絹、吳海燕、祁剛、施熙瑜、蔡麗玉等20多位中國大陸、香港和中國臺灣的**時裝設計師,在海博會上發布作品。2002年開始,海博會“兩岸”特色取得新的突破,臺灣紡拓會、針織公會、制衣公會、毛衣公會積*參與主辦海博會,齊心協力為辦好海博會出謀劃策。在2002年12 月石獅市榮膺“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稱號后,2003年海博會首次融入“休閑”主題,同時舉辦休閑服裝博覽會。開幕式上“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的揭牌儀式也啟動了石獅打造休閑服裝名城品牌的征程。面輔料首次在展會設分展區,有效地推動了紡織服裝產業上下游互動。
2005年的第八屆海博會在亞洲*大的服裝商業中心石獅服裝城舉辦,與石獅服裝城隆重開業同時進行,展會與市場融為一體,成為以石獅服裝板塊為核心的閩派服裝時尚演繹永不落幕的大舞臺。由于海博會的巨大影響力和知名度,2006年4月,海博會被授予十大“中國*具影響力紡織服裝展會”稱號。
2007年海博會國家發改委組織了由38個國家行政官員和經貿代表組成的經貿代表團前來參會;韓國和越南專門組團前來進行推介;香港貿發局繼續組團參展,并設立專館;上海世貿組織意大利、法國、日本、韓國等多國采購團參加展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經貿友人參加了博覽會。進一步突出了展會國際性。
2008年海博會劃分為“六區二館”,主展館1號和2號主展館展覽面積38000平方米,展位數1600多個;美國、德國、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國家和臺灣、香港地區的及國內400多個品牌企業參展,達成意向成交額60.7億元;吸引進場參觀觀眾13萬人次,來自美國、歐洲、日韓、中東、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及國內的專業客商達1.5萬人;中央電視臺、新華網等130多個主流和專業媒體紛紛對展會進行現場直播和專題的報道。
2009年海博會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展出面積仍然保持增長勢頭達到2萬平方米,達成意向成交額67.02億元,增長11.37%,進展館進服裝城的觀眾15.8萬人次,增長21.54%,其中專業客商達1.67萬人,來自歐美、中東、東南亞、非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采購商和國內各產業集群地紛紛組團參加了展會。
2010年第十三屆海博會完整展示了成衣、紡織面料、輔料、服裝機械產業鏈的*新產品,展覽規模達到4.5萬平方米,其中:服裝展區8700平方米,面料及輔料展區6800平方米,服裝機械展區3萬平方米,臺灣參展規模再創歷屆之*,參展面積達5680平方米;四天展期共達成意向成交額78.13億元,比上屆增長16.58%,接待進展館進服裝城參觀的觀眾17.06萬人次,其中境內外的專業客商達2.15萬人。首屆海西國際時裝周也在本屆海博會期間乘風啟航,共舉辦了12場品牌時裝和海內外設計師作品發布,“海西風尚”大獎更吸引了一批優秀品牌及設計師參與角逐,一舉成為中國服裝品牌與海內外設計師的全新展示平臺。
2011年第十四屆海博會主展區1號館為服裝館,展覽面積15000平方米,設置臺灣館、**服裝展區及童裝展區、流行趨勢發布區、面料、輔料及休閑褲展區、資訊及創意展區。2號館為石獅**服飾聯銷中心,展覽面積5000平方米,石獅40家企業的46個品牌進駐,集中展示石獅優秀品牌形象,并于本屆海博會后,名品匯作為行政接待參觀及旅游采購的定點窗口,對外常年營業。3號館為機械館,設在石獅紡織機械專業市場,展覽面積25000平方米,一批新型技能科技設備成為本屆海博會的亮點之一。2011年舉辦的第二屆海西國際時裝周開展了兩岸知名設計師聯展、品牌流行趨勢發布、院校設計發布、海西風尚大獎、開閉幕式等重彩紛呈的活動內容,共舉辦了11場時裝品牌和設計師作品發布會以及面料、輔料、流行色的流行趨勢動態專場發布。
2012年第十五屆海博會主展區展覽面積4.5萬平方米,展位3200個,分設3個主展館,充分展示從化纖、紡織、染整、面輔料、成衣到流行趨勢發布、精密機械等整個閩派紡織服裝“產業鏈”的整體優勢,形成發布、對接、交易“三位一體”的大型綜合平臺效應。本屆海博會首設“意大利展區”,全方位展示“意大利時尚風情”,此外,全球*大的紗線企業--英國高士、*大的紐扣企業—日本愛麗絲公司也到會參展并現場取得大量訂單,歐美日韓等國家的參展使得本屆海博會的“國際化”特征更加凸顯,也體現了海博會作為全球時尚潮流前沿的無盡魅力之所在。
2012海西國際時裝周著力突出“時尚之都?海西風情”這一主題,在規格、層次以及影響力上,比往屆都有了質的飛躍。本屆時裝周主舞臺的創意設計為“橋梁+都市”,寓意著海西國際時裝周是海峽兩岸服飾時尚產業的橋梁和紐帶,寓意著石獅融入海西和泉州灣城市群發展的宏偉藍圖。本屆時裝周開展了首屆“石獅杯”全國高校畢業生服裝設計大賽、品牌流行趨勢發布、院校設計發布、海西風尚大獎、開閉幕式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吸引了眾多閩派知名企業以及中國臺灣等地區和意大利、德國等國家的多個時裝品牌舉行15場專場發布會,盛況**。5萬多名觀眾熱情參與,中央電視臺、臺灣東森電視臺、東南衛視、廣西衛視、吉林衛視、廈門電視臺、新浪視頻等全國90多家媒體全程報道,共同演繹了“東方米蘭”時尚盛宴。
2013年第十六屆海博會承續上屆展覽規模,在簡潔的開館典禮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授予“石獅——中國休閑面料商貿名城”稱號。本屆海博會通過開展國際采購商直接采購日,多渠道拓展國際國內市場;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服裝協會市場聯盟組織萬達、世紀集團、城鄉批發等25家全國商業地產直接與石獅服飾名品拓展交流;開展以“共贏電商”為主題的海西電商跨界合作大會,京東、天貓、一號店、當當網、拍拍網等CEO和業界精英出席,近千人參加廠商供貨商電商對接,取得積*成效,推動傳統銷售模式轉型;兩岸“產學研”對接活動,助推兩岸產業融合;2012年首屆成功舉辦的“石獅杯”全國高校畢業生設計作品大賽繼續舉辦,58項作品入圍獲獎,50多個高校設計畢業生將到石獅創業。同年,“海西國際時裝周”更名為“石獅國際時裝周”,連續發布18場國際國內時尚品牌,凸顯“東方米蘭、創意石獅”,全球時尚聚焦石獅。
2014年第十七屆海博會以“深化交流、多元合作、跨越發展、攜手雙贏、邁向米蘭”為主旨,主展區面積4.5萬平方米,交易區面積45萬平方米;分展區在紡織服裝機械展區的基礎上,增設電子商務體驗展區、星期YI服飾創意博覽園展區,面積達2萬平方米。展會吸引來自美國、意大利、東南亞等17個國家和地區的530家企業參展,其中臺灣參展企業67家;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首次組團參展,設立紡織新技術空間展區;泉州以及長樂、尤溪、永安等產業集群聯袂展示閩派服飾的*新成果;山東魏橋、浙江太平鳥、廣東以純、青島紡織等30多家紡織服裝龍頭企業齊聚石獅、共謀發展。
第十七屆海博會堅持“簡約務實、專業高效”的原則,著重邀請有效客商、媒體宣傳推介、創意人才培育、項目對接洽談、展會轉型升級等方面,把寶貴的時間留給參展客商和企業,讓商家和市場扮演展會主角。同時,圍繞制造與服務、線上與線下、科技與市場、產業與金融四大渠道,舉辦多場專業活動,奠定了石獅作為閩派服飾中心城市的地位:星期YI服飾創意博覽園正式投入運營,致力打造中國**個服飾設計硅谷;舉辦福建省十佳設計師論壇、名師靜態作品展、創意集市、大型街區創意秀等活動,大力傳播時尚服飾創意文化;舉辦2015春夏中國時尚休閑流行趨勢發布,展示400多家知名紡織企業、1000多款休閑面料產品;石獅國際時裝周發布12場中日韓設計師作品及品牌秀,為紡織服裝業界提供了*直觀、*前沿的流行資訊;舉辦第三屆“石獅杯”全國高校畢業生設計大賽,吸引了北京服裝學院、天津工業大學、西安工程大學、武漢紡織大學等52所高校推薦的438件優秀設計作品,參賽學校數量和質量均高于往屆,共有14名青年設計新銳與威蘭西、木林森、圣吉奧等企業達成合作意向;舉辦第二屆海西(石獅)電商大會,以“‘中國制造’走向全球——跨境電商新時代”為主題,通過跨境貿易與移動終端雙線展開,深入探討跨境電商大趨勢,分享電子商務成功經驗,為中小電商緊扣移動互聯新形勢、跨境電商發展出謀劃策;舉辦微鏡頭?大視野——紡織服裝品牌創新營銷高峰論壇,解讀微時代下的娛樂營銷新模式、微電影助推品牌新營銷、創新營銷背景下的微電影創造等方面,探索紡織服裝企業文化推廣、品牌營銷的新模式;石獅紡織服裝商會、電子商務協會、布料同業公會、童裝與兒童產業聯合會等八大行業商會集體入駐中紡產業聯盟,締結合作關系,開啟整合戰略新時代;舉辦海峽兩岸科技創新與市場對接交流會,臺灣興采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與宏太(中國)有限公司、蓋奇集團與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以純集團有限公司與石獅市布料同業公會、山東華源紡織科技公司與石獅帝龍布業有限公司、江蘇悅達紡織集團有限公司與石獅聯邦三禾紡織有限公司、江蘇金輝纖維新材料有限公司與金羽(福建)服飾織造有限公司等6對企業簽訂戰略合作發展協議;“臺灣展團”舉辦新型功能性紡織品推介會、時尚品牌聯合發布會等大型經貿活動,提供高科技項目與內地企業對接,推動面料研發、機械應用、市場建設等領域的合作共贏。我市與西安工程大學、江西服裝學院、俄羅斯自然科學院與工程院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進一步提高政校企協同創新能力;舉辦福建省人才項目與資本對接會,主要包括開通“4?18”網上平臺、送服務到基層、**金融學家主題演講、優秀人才項目路演等活動,約800名專家、學者參加,共征集269個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好的人才融資項目,達成初步意向50多個;舉辦產業與金融對接專題活動,設立產業與金融服務區,開展金融產品推介和知識解答,推動金融產品與產業信息深度融合,共發放宣傳品6000余份,對接人數達5000人次,初步達成意向客戶及項目150多個、金額1.6億元。
以紡織服裝為主題、突出兩岸經貿合作特色的海博會經過17年的發展,已成為國內大規模、高規格、高影響力的紡織服裝專業盛會,成為金融產品與信息、經濟與文化、生產與消費、西岸和東岸、國際與國內、理論與實際結合的平臺。它有豐富的積淀,有龐大的人脈、信息、資源網絡。它不僅僅是一個博覽會,它更是一種向上的力量——整合產業資源,推動整個行業不斷發展,推動企業品牌價值不斷提升,**時尚潮流不斷前進和推動中國服裝轉型升級、實現價值突破的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
以辦展為媒介,石獅市委、市政府全力鍛造和提升城市文化,促進城市升級。在海博會期間通過成功舉辦“石獅服裝城推介會”、“休閑旅游論壇”、“閩南服飾文化展”等活動和多渠道的媒體報道,宣傳了“打造服裝名城品牌”的目標,透過政府對產業的重視,項目規劃的前瞻性和開拓創新精神,提高城市吸引力,打響城市品牌、實現城市營銷策略。
以海博會的舉辦為動力,全市有一批重點工程先后建成使用,提升了城市品位;同時,相關的交通運輸、郵電通訊、金融服務、旅游接待、口岸聯檢、娛樂購物、人員素質培訓等軟硬件綜合環境亦日趨完善。海博會對城市的帶動作用已開始顯現,石獅已在國際化格局中重新定位為“閩派服裝”中心城市、泉州灣港口中心城市、商貿濱海旅游休閑城市、對外開放和對臺交流的“前沿要地”。海博會向世人展示了石獅經濟、文化、科技等各項水平,展示了石獅對外開放的良好形象和美好的發展前景,成為石獅一張靚麗的名片,使石獅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一顆璀燦明珠。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