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圖為出水效果。
圖為在原過濾車間新增的粉末活性炭炭水分離一體機。
治污業內有句話,中國*難治的污水在浙江。浙江印染行業的污水,不僅量大,且成分復雜、千變萬化,必需對癥下藥綜合治理,經驗技術不可能盲目復制。
伴隨著國家對工業園區廢水治理的加速、對工業污染監管力度的加大,以及“工業治污”市場的逐漸開放,工業廢水處理已經朝著“高效化、集成化、智能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投資1.68億
一期提標改造獲得高效回報
嵊新污水處理廠一期項目,2011年投產,由首創股份、嵊州水務集團和新昌水務集團共同投資建設,主要承擔了嵊州、新昌兩地工業園區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的處理任務,日處理能力達15萬噸,原出水標準按照《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B標排放,出水直排曹娥江。
然而,早年規劃的嵊新污水處理廠,并未將色度這一指標納入處理范圍,而當時嵊州市內有多家印染企業,結果導致尾水色度超標,使曹娥江中多了一條時常變換的“彩帶”。
一邊是日益嚴格的曹娥江水環境保護要求,一邊是承擔著兩縣市生活、工業污水處理的*后關口,為解決兩者之間矛盾,2013年,嵊州市在浙江省**提出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在完全解決色度問題的前提下,同時提高污水處理標準,由原先的一級B標準提升為一級A標準。然而,提標改造在當時還沒有先例,難度不小,怎么辦?
經過多方考察對比、專家論證,投資1.68億元、以BOT模式建設管理運行的嵊新污水處理廠一期提標改造工程,采用君集水處理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助濾劑+再生粉末活性炭深度處理工業廢水技術”,工藝主要包括二級吸附、過濾工藝、一級吸附、過濾投加助濾劑等,其中二級吸附中運用了活性炭粉末,其優良的吸附性能可有效吸取水中污染物,尤其是對廢水中色度具有較強吸附脫除能力,達到很好的除色效果。
2014年12月31日,提標工程投入試運行,深度處理一噸污水不到兩元錢。“提標改造后,經過我們深度處理的出水,出水穩定達到一級A標準。”君集水處理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聶忠文說。據了解,目前這一項目已滿負荷平穩運行兩年半,標志著我國**工業園區污水超深度處理量化減排提標改造工程在浙江省**建成并運行。
截至2017年6月30日,嵊新污水處理廠一期提標改造項目平均進水COD為63.7mg/L,平均出水COD為36.5mg/L,累計COD削減量為2090噸;平均進水氨氮為2.95mg/L,平均出水氨氮為1.43mg/L,累計氨氮削減量為116.8噸;平均進水總磷為0.23mg/L,平均出水總磷為0.15mg/L,累計總磷削減量為6.152 0173 3840噸。
嵊新污水處理廠一期提標改造項目凸顯了良好的社會與環境效益,結束了嵊、新兩市縣不達標污水直排曹娥江的歷史,特別是對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的氮和磷類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經權威檢測,印染廢水中常見的氯代苯胺、氯苯、硝基苯、烷基汞等致癌、致畸污染物在提標出水中未檢出,使曹娥江流域污水廠下游水質和面貌均得到很大的提升。
同時,從項目運行的初始階段,就實現了處理后的水直接無償輸送給附近的造紙廠、印染廠進行二次、三次利用,從而有效實現了中水回用,為資源的循環運用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提標改造工藝升級
讓污水變成“更干凈的水”
今日的嵊州,已成為全球*大的領帶之鄉和絲針織服裝重要的生產基地,其中,僅領帶服裝業產值就達164.24億元。隨著環境治理要求的提高,嵊新污水廠由于前端印染、工業等企業較多色度過高,不能滿足環境治理要求。嵊新污水處理廠一期項目每天處理的15萬噸廢水中,僅嵊州工業園區,就有23家印染企業廢水、11家造紙企業廢水和14家其他企業工業廢水。
污水處理廠的使命早已不是簡單地處理污水,而是產生“更干凈的水”。為此,嵊新污水處理廠對提標改造進行“提檔升級”:出水水質由一級A標準提升至地表水Ⅳ類水標準。這一項目處理規模15萬噸/日,投資8440萬元,提標改造項目于今年5月正式開工建設,建設工期約兩個月,預計7月10日完成提標改造正式通水。
無疑,這**是一個難點工程,將主要由印染、造紙、制藥等難處理行業廢水組成的綜合污水,深度處理到一級A都難,不用說地表水IV類標準,也沒有什么先例可以借鑒。就單說印染行業廢水治理,膜技術推廣多年,力度也很大,但應用案例大多為小規模應用,一直存在推廣難和業主難以承受其運營成本等現狀。究其原因:印染廢水水量大、色度高,且成分復雜、來水*不穩定,是業內公認的*難處理工業廢水。
目前,嵊新污水處理廠內已建的一級A處理工藝運行穩定,要在原有的提標改造上再實現一個飛躍,需在原深度處理工藝基礎上,增加投加脫氮除磷藥劑、提高投炭量、增加活性炭吸附設備、減小活性炭吸附設備單位處理負荷,從而使出水達到地表水IV類標準。
從嵊新污水處理廠2016年全年內出水水質檢測數據分析發現,在目前污水廠的進水水質狀況下,原一級A深度處理采用的助濾劑+再生粉末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效果良好,基本可穩定達一級A標準,部分指標已達到地表水IV類標準。
通過對*近一年嵊新污水廠一期工程的出水日常監測及第三方檢測數據與地表水IV類標準進行對比,發現活性炭吸附工藝對重金屬處理效果**,在目前的工藝及投炭量下如總鉻、鉛、鎘、汞等指標已滿足地表水IV類標準出水要求。
綜合考慮投資成本及運行維護等因素后,“一級A到地表水Ⅳ類”提標改造仍然采用助濾劑+再生粉末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
據介紹,改造工程在原址的控制用地上進行,既節省工程建設投資,還有利于日常的運行操作和管理。在過濾車間看到,原先35臺共5組粉末活性炭炭水分離一體機正在運轉,每臺過濾面積400m2,可處理水量15萬噸。暗紅色的污水,流入過濾車間,經過兩道過濾,變為涓涓“清泉”。在此基礎上,又新增粉末活性炭炭水分離一體機28臺共7組,每臺過濾面積可達700m2。此外,還配套螺旋輸送機34臺,濾布沖洗水泵6臺及配套空氣壓縮系統1套。據介紹,還擴建過濾區、加藥區及補炭車間,新增提升泵房1座、新建廢炭脫水車間1座、新增隔膜板框壓濾機3臺,新增活性炭、除氮劑及肋凝劑投加裝置。
技術國內**
環境治理直面“效果時代”
每天15萬噸磚紅色的工業廢水要到地表水Ⅳ類水標準,如此高標準的改造,國內尚無成功先例。提標改造后,污水又是如何完成“洗心革面”的歷程,其中的奧秘,則來自君集水處理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創新的再生粉末活性炭深度處理污水技術。
多年來,君集進行了大量的廢水處理研究工作,在幾十家水處理企業進行過中試和生產化運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總結出一套以“活性炭深度生產技術”及“炭再生技術”為核心的工藝,具有獨立的知識產權。
這一技術是將待處理水在反應池內與粉末活性炭充分混合、接觸吸附污染物后進入過濾機,形成活性炭濾層,在過濾水中懸浮物的同時,實現炭水分離,濾液達標排放或回用。過濾后的活性炭層采用生物和物化相結合的再生工藝:先利用微生物的吸附和降解作用對活性炭上有機物進行吸收、降解,以降低后續再生負荷。經生物吸收、降解后,活性炭吸附的污染物可以釋放20%左右。生物活化后的活性炭熱再生工藝進行再生,經500 ~800 高溫熱處理將粉末活性炭中吸附的有機物解吸分解掉,使粉末活性炭得到再生,性能滿足凈化污水用炭的質量標準,再次使用。失去再生功能的廢渣將作為水泥廠的原材料。
“活性炭處理污水并不是什么新技術,經常被用于自來水廠應急生產中,之所以難以大規模應用,是因為不少企業被攔在了降低使用成本上。”聶忠文介紹,一般活性炭價格約在每噸8000元,活性炭使用后基本廢掉了。“我們技術團隊通過7年的努力,利用生物再生和熱再生各自的優勢,不但實現粉末活性炭低成本、無害化再生,而且從源頭上破解了傳統污水處理 治水不治泥 的頑疾。”
2015年2月,中國環境科學院院長、工程院院士孟偉領銜**專家團隊鑒定認為該工藝技術“國內**”。2015年3月,君集公司榮獲中國水業協會“2014年度中國印染廢水處理年度領跑企業”。2015年4月,中國水網效果時代論壇,將該項目列為“效果時代”**典型案例,向業界隆重推出。截至2015年10月,已有100多批次政府官員或業主,到項目見證污水變清水。
“項目運行后,生態效益十分顯著。技術集成化,設備成套化,具有很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紹興市環保局副局長張榮社如此評價,“技術也十分 接地氣 ,變廢碳為寶,實現活性炭循環利用,效果顯著。”
活性炭對大多數污染物具有廣譜吸附作用,其應用前景廣泛。君集公司突破活性炭污水深度處理多項技術,使大規模應用活性炭處理污水成為可能。不但成功解決了印染廢水治理的世界性難題,還為工業聚集區污水處理和市政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提供新技術,其示范意義重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