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近期,鄭棉臨近152 0173 3840元/噸一帶支撐后再度反彈,表現仍偏強。主要原因是棉花尚未大量集中上市、供需趨緊形勢暫未根本改變,棉花現貨因成本偏高尚表現堅挺,美棉出口強勁暫時頂住供應恢復的壓力。但我們預計前期支撐題材后續難持續。隨著新棉陸續上市增加供應,國內外供需會呈現階段性寬松。
現貨成本高企
新棉上市初期,棉農挺價心理較強,加工企業及貿易商棉花搶收現象明顯,導致成本偏高。即使目前南疆籽棉收購均價在7.15元/公斤,按照籽棉價格2.45元/公斤、加工費1000元/噸計算,不計損耗的話,折合皮棉成本約15500元/噸。在新棉上市量整體有限的情況下,成本對市場構成支撐。但近期隨著棉花逐漸上量,籽棉收購價開始下滑,且棉花收購企業及紡企態度出現變化,與前期提價搶收不同,收購相對謹慎,僅保持收購量以攤低成本。
下游企業采購不足,多以詢價為主,主要因前期紡企通過國儲已拍得一定量棉花,個別企業能維持到12月,其他未有大量國儲庫存的紡企在紗價上漲動能不足的情況下,隨用隨買為主。由此可見,成本端支撐在逐漸削弱。
國內供需預期偏寬松
目前國內棉花市場供應主要包括新棉、國儲拍賣及進口。供應方面,上一年結轉庫存在30萬噸左右,新棉產量在460萬噸,這個階段進口相對偏高,按全年進口的50%算,約45萬噸。
需求方面,截止到10月,新棉銷售約20萬噸,再加上后續4個月下游需求預計*多240萬噸。國儲輪入,不超過上一年輪出的30%,*多為80萬噸。供應總計535萬噸,需求為20+240+80=340萬噸。截止到2月底,庫存為195萬噸,甚至更高一些,供需可以說并不緊張,市場整體承壓,需要注意的是輪入節奏及對市場短期的支撐影響。之后市場進入國儲棉階段,國儲拋儲時間的不確定性風險,再加上拋儲投放進度若如今年般相對滯緩的話,月均供應在53萬噸左右,屆時每月10萬噸左右的需求缺口需新棉應對,年度庫存結余135萬噸,庫存消費比不到20%,此階段供需不排除呈偏緊趨勢,當然具體還要看屆時國儲拍賣的具體動向。
國際市場動能不足
前期美棉出口相對強勁,對市場一度構成支撐,近期美棉出口開始放緩。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截至10月20日當周,美國凈簽約出口2016/2017年度陸地棉29325噸,較前一周下降62%,較4周均值下降37%;裝運本年度陸地棉28826噸,較前周降1%,較近4周平均降21%。近期,印度棉花價格不斷回落,其亞洲地區的出口開始存有一定優勢,一定程度上擠占美國的階段出口。目前國內棉紗與印度棉紗價差高達1000元/噸,棉紗進口亦存有一定預期,一定程度上也擠占了國內棉花需求。
整體來看,短期市場仍相對偏強,但預計難有大漲,隨著新棉上市的增加,市場供需寬松,棉價或面臨一定程度的調整,而后續國儲拍賣開始前后到有效增加供應之前的一段時間,市場供需預期存有趨緊階段,屆時市場可能存在回升預期。操作上,短期反彈對待,關注前高表現,不上破則調整基本可確立,逢高沽空為主。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