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眼下,長江、黃淮流域棉區天氣**天冷了下來,縱然植棉面積不大,資源不多,但總歸要交售出去。較少的資源、陰霾的天氣、觀望的情緒,使己時過“寒露”的江蘇北部棉花主產區的棉花收購加工企業門庭車馬稀,無人來售棉。
“尚未收到新棉”是當地不少棉企的現狀。不可否認,今年當地棉花植棉面積大減,無以形成交售批量,江蘇多家棉企己明確表示,“今年不開秤”。不僅棉企,往年走村串戶收棉販糧的農民經紀人亦是如此——無棉可收。當然,他們也沒把收棉花當成主業,而是一邊收糧食,一邊問問有無棉花,結果是談得攏就交易,談不攏就作罷。
鹽城市萬盈鎮鄉下收棉販糧十幾年的老顧說:“這么多年下來,今年收棉生意*淡,漫村遍野看不到棉花,自然也就無棉可賣了。”與棉農交流中得知,因棉花太少,開秤收購的企業也少,收售雙方似乎都在觀望等待著什么。
一些農村干部和基層農技人員反映,有些老年農戶種了一些棉花,雖總量沒多少,但總盼著能買個好價錢。有老農說,今年棉價比往年高,這讓種了棉花的人家挺興奮。可9月底、10月初的報價是3.30-3.50元/斤,此后又掉了些下去,只有3.40元/斤上下,但現在又出現上漲跡象。這棉價到底是往高處走還是往低處走,倒讓人有些六神無主了。
相關鏈接:
貿易商反映,受印度即期、期貨紗CNF報價小幅上漲影響,港口部分進口紗價格上漲,港口庫存也持續增長。截至目前,進口紗庫存增至7萬噸,較9月下旬增0.4萬噸。主要集中在廣州、青島、寧波、上海、張家港、天津等幾個港口。
青島港進口紗數量約2.0萬噸,較半月前增0.4萬噸,來源國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越南。
廣州港進口紗數量約1.3萬噸,較半月前增0.1萬噸,來源國和地區主要是印度、印尼、越南、巴基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中國臺灣、美國等。
張家港進口紗數量約1.5萬噸,較半月前減0.3萬噸,來源國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印尼、越南、烏茲別克斯坦。
寧波港進口紗數量約1.2萬噸,較半月前變化不大,來源國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地。
上海港進口紗數量約0.9萬噸,較半月前增0.2萬噸,來源國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美國。
天津港進口紗數量約0.1萬噸,較半月前變化不大,來源國主要是巴斯斯坦、越南。
10月上旬,港口進口紗成交數量上升,價格上漲。截至15日,貿易商C21S、C32S印度、巴基斯坦紗CNF價格普遍在2.63-2.69美元/公斤、2.78-2.90美元/公斤,上漲0.01-0.03美分/公斤。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