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相對于一件價格不菲的衣服來說,衣服上的吊牌和標簽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問題,但是有商場正是因為忽略了它們而給自己帶來了不小的麻煩。日前,浙江省嘉興市嘉善一商場被消費者告上法庭,因為它出售的衣服上的吊牌所示面料成分與描述不符。目前該案正在嘉善法院審理中。
品牌高檔大衣、披肩外套,吊牌價顯示每件都要兩三千元,雖然貴,但是看在是有牌子的份上,江蘇的楊女士二話沒說買了。問題也來了:楊女士覺著衣服的實際成分和吊牌標示上的不一致,例如明明標注的是貂絨成分檢測出來卻是羊毛。
今年5月,覺的吃虧的楊女士認真起來了,將嘉善某商場告到法院,要求法院認定這三件衣服屬于不合格產品,應退一賠三。
楊女士說,今年三月下旬,她沒事逛逛商場,聽到銷售員推銷,雖然大衣、外套披肩都是兩三千,但是試穿很合身,又加上說成分好,商場里的東西信得過,楊女士當即掏錢買了下來。“三個品牌的衣服,共花了8600余元。”
楊女士起訴說,買回后她覺得衣服的實際成分感覺和吊牌描述不符,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她將衣服交到寧波市纖維檢驗所鑒定。
很快,檢測報告出來了,確實存在不合格的成分:例如有一件披肩外套,羊毛25.1%(廠商標示含量是貂絨30%);粘纖32.6%、棉綸29.8%(廠商標示含量是聚酯纖維70%),貂絨含量未見,棉綸成分也很高。
鑒定報告顯示衣服外掛吊牌所示與衣服面料的確有所出入,楊女士認為自己買到了不合格產品,找到商家理論。
“衣服檢測出來有問題,商場作為經營者也難逃其咎,商場應按照要求給我賠償。”楊女士滿腹不滿。
在與商場交涉無果的情況下,楊女士將商場告到嘉善法院,要求法院判商場退一賠三;另外賠償誤工費、路費、檢測費共2800元。
目前,該案正在審理中。
隨著人們對服裝穿著舒適性、安全性及功能性要求的提高,服裝上的吊牌所涵蓋的內容將愈來愈多。當然,它還承擔著說明、指導的功能,如成分含量、洗滌指導等,吊牌和標簽的規范使用,才能保持經營的健康發展。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