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近期,開始有一些文章對中國某些地區的
今年以來,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有關企業倒閉和人員失業的傳言甚囂塵上。其中雖不乏客觀理性之論,但也有不少是危言聳聽,夸大了局部地區或個別企業的經營困難。在一篇流傳甚廣的文章中,甚至認為:“1.7億就業人口的
由于普遍認為就業穩定是中央容忍經濟增速放緩的底線,我們對我國的
1.紡織業并未出現大規模倒閉潮
?
從數據看,
紡服業并未出現產業萎縮或企業大規模倒閉。今年1-8月, 紡織業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利潤總額同比增長7.5%,實現固定資產投資3694億元,同比增長13%; 紡織服裝、 服飾業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9%,實現固定資產投資2817億元,同比增長26.4%。產品產銷量方面,1-8月紗產量累計2560萬噸,同比增長4.3%;布產量累計454萬噸,同比增長3.4%;蠶絲及交織機織物產量累計39749萬噸,同比增長0.4%;服紡類產品零售額累計8255億元,同比增長10.5%,均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增長。
?
此外,前述文章中“紡織產業上下游
2.全國就業形式整體仍較穩定
目前媒體上的聲音龐雜且互相矛盾。一方面報道老齡化和勞動力成本上升,一方面炒作企業倒閉和失業潮,但勞動力成本上升、大規模失業以及低通脹是不能同時出現的。實際上,以中國目前的人口結構和經濟結構,只要經濟不出現嚴重失速,大規模的失業潮不會出現,更多還是摩擦性和結構性失業風險。
今年以來,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用工仍在增加,城鎮新增就業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也較為良好。調查失業率雖比去年同期略有升高,但依然在控制線以內,也未出現如09年規模的農民工返鄉情況。
近兩年來,就業人員中制造業占比逐漸下降,服務業占比不斷升高。自“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和“互聯網+”行動計劃實施以來,這個趨勢更加明顯。尤其新興的“o2o”類
國家統計局前不久進行了一次調查,發現僅優步(UBER)中國一家公司,全國的注冊司機目前已超過100萬人,其中活躍司機占七成左右,專職司機則占到兩成左右。
3.局部就業壓力是結構調整必須忍受的陣痛
我國正處于調結構、轉方式的關鍵時期,淘汰落后產能,實現產業升級必然產生陣痛。就業壓力主要存在于資源型和壓縮產能任務較重的行業以及低端制造業。前者以東北地區為例,因經濟結構單一,偏重于資源型和被壓縮產能的部分裝備制造型,目前面臨較大的結構性失業壓力,調查失業率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這些行業國企占比較高,出于社會責任,國企不會簡單裁員,而是會綜合運用縮減產能、調整工作時間、安排學習休假等多種手段。所以在失業率之外,更應該關注平均工作時間、平均工資增速等指標。
低端制造業如前述的
此外,這些行業市場化程度較高,且一定程度上存在用工緊張,前兩年頻現的“用工荒”,勞動力成本上升明顯。加之就業人員技術含量低,可替代性很強,所以失業后再就業難度較小。需要關注的是城市農民工失業率走勢和是否出現農民工“返鄉潮”。
必須指出,如果經濟持續下行,就業壓力將會持續增大。局部地區和部分行業的長期不景氣,也可能引發諸如勞資糾紛等不穩定因素。需要密切關注上述勞動力市場指標,及時預警勞動力市場可能出現的惡化趨勢。
4.就業促進應該精準發力
按照就業壓力主要來自摩擦性和結構性失業的判斷,宏觀政策應保持定力。多采取有針對性的就業促進政策精準發力,而非重啟大規模的反周期刺激政策。
針對摩擦性失業,政府要做好就業引導,給求職人員提供及時的就業信息。農民工流入、流出地的地方政府要加強溝通協調,統籌安排好農民工的外出。
針對結構性失業人員,政府要提供有效的技能培訓,幫助他們盡快重返工作崗位。
同時,應該高度重視新興
此外,政府應盡快推出包括調查失業率、勞動參與率、平均工作時間在內的一整套就業數據,幫助社會各界準確判斷就業形勢,也平息對于勞動力市場的種種不實傳言。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