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2014年中央1號文件關于完善農產品(000061,股吧)價格形成機制的要求,國務院啟動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新疆自治區政府充分利用
棉花質量檢驗體制改革成果,將棉花質量公證檢驗與專業倉儲監管有機結合,作為改革試點的重要保障。綜合來看,改革措施初顯成效,公證檢驗發揮了積*作用。?
根據《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實施方案》要求和新疆自治區政府統一部署,新疆棉花入庫公檢于2014年國慶期間陸續啟動,2015年5月15日全面結束,中國纖維檢驗局組織全國專業纖維檢驗機構,高峰期共有122個纖檢機構、2592名檢驗人員參與相關工作,累計公檢棉花437.28萬噸(按照公定重量統計,編者注)。總體上看,“專業倉儲監管和在庫取樣公檢”制度真實地反映了新疆
?
棉花產量,科學地服務了市場價格監測,有效地防止了“轉圈棉”,為維護國家補貼資金安全、保護棉農利益提供了技術支撐,為防控信貸風險提供了有力抓手,為發展棉花現代物流奠定了堅實基礎,為進口棉配額發放提供了重要支持。
?
為進一步發揮公證檢驗在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實施中的效能,纖檢機構創新工作方法,調整公檢環節設置,由原來的加工企業在廠取樣變為纖檢機構在庫取樣,保證檢驗樣品的真實性,倒逼棉花生產者提高質量意識、加強質量控制。2014年度,新疆棉花白棉三級以上比重達到91.93%;平均長度28.55mm,較上年度提高0.25mm;長度整齊度指數82.73%,較上年度提高0.32個百分點;馬克隆值A級、B級合計占比88.58%,較上年度提高3.01個百分點;斷裂比強度27.83 cN/tex,較上年度提高0.61cN/tex,新疆棉花質量顯著提升。
?
2015年,專業纖檢機構將進一步完善公檢環節設置和過程監控,著力解決在局部地區階段性出現的公檢周期過長、異常樣品比例偏高等問題,并協助有關部門優化在庫組批流程,促進公檢數據與棉花生產、加工、金融、物流等方面的互聯、互通、互用。
?
提高公證檢驗時效。
?
統籌規劃檢驗資源,根據監管倉庫布局增設公檢實驗室,滿足就近就便檢驗要求;加強人員調度管理,提前安排公檢人員,實現“人等棉”,對于少數跨地區入庫的棉花,做到“人隨棉走”;提高公檢效率,公檢時間大為壓縮,大部分能夠做到重量檢驗1天完成、品質檢驗3天完成。
?
全面提升工作質量。
?
加強工作質量考核,強化檢驗過程監控,形成覆蓋新疆入庫公檢現場和實驗室的視頻監控平臺,實現對全程的實時可視化管理;降低異常樣品比率,協商有關單位,擬由纖檢機構和監管倉庫人員對入庫公檢中條碼異常棉包共同補掛事先定制的條碼卡,做好相應登記,確保后續檢驗和數據采集不受影響。
?
優化在庫組批條件。
?
向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提供公檢數據接口,與其牽頭開發的監管倉庫組批系統對接,實現即時采集棉花品質檢驗結果并根據組批需要自動篩選,提高在庫組批效率,降低操作成本,減輕企業負擔。
?
實現數據互聯互通。
?
公檢信息系統對接監管棉預約入庫管理系統,實現提前掌握入庫進度,動態考核工作質量。公檢重量數據即時反饋加工企業。優化公檢信息系統與各類交易平臺的聯通渠道,為貿易結算提供基礎數據,降低物流成本,推動形成以質論價、優質優價的價格發現機制。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