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309萬噸的總產,再創歷史新高,棉花種植面積、總產量、單產產量和調出量四項指標連續21年全國**。?
與此同時,我國另外兩個棉花主產區——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種植面積明顯萎縮。新疆作為我國*大優質商品棉生產基地的地位,不僅牢不可破,還在全國棉花產業中所占份額不斷攀升。棉花資源和價格優勢明顯
?
2014年12月3日,瑪納斯縣包家店鎮塔西河村棉花收購全部結束。
?
村民馮外寶領到了首批1.91萬元棉花價格補貼款——按棉花種植面積發放的補貼資金。
?
2014年,國家取消了持續三年的棉花臨時收儲政策,改為目標價格補貼,并在我區開展改革試點。按照自治區的實施方案,補貼資金分兩次發放,**次按棉花種植面積發放中央撥付補貼資金總額的60%,第二次按棉花產量發放剩余40%的補貼資金。
?
馮外寶今年種了100畝棉花,平均畝產340公斤,與去年基本持平。早在11月中旬,他就以每公斤5.8元的價格全部賣完籽棉。
?
“加上國家的補貼,預計2014年每公斤籽棉的價格在8.5元—9元之間,雖然比2013年低了些,但還是有賺頭。”馮外寶說,他已經有21萬元的收入。
?
“這個收入相當不錯了。”自治區農業廳種植業管理處處長李德明說,“疆外棉農遠賺不到這么多,由于疆外棉花產量低、品級差,棉農利潤也要薄些。”
?
李德明介紹,目前,新疆有60多個縣市和110多個團場種植棉花,全疆一半以上的農民從事棉花生產,農民每年人均純收入的35%來源于棉花。
?
“新疆棉花資源和價格優勢明顯,通過棉花目標價格改革,內地棉花種植面積縮減明顯,而新疆面積穩定。新疆棉花穩定了,我國在國際市場采購時也就有話語權了。”自治區發改委農產品和水資源價格處副處長劉衛東說。
?
品質穩居全國之首2014年11月下旬,在兵團**師16團7連,棉農馬金萍又一次迎來大豐收。自新疆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源在她家棉花地里進行高產試驗后,她的50畝棉田已經連續3年穩居全疆棉花單產榜首。今年,是馬金萍**次按照李雪源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自己試種。“種了10多年棉花,就今年有所突破。”馬金萍說,從2001年開始,她種的棉田,棉花衣分始終在40%徘徊,今年,50畝棉田棉花衣分達到45%,收益超10萬元不是問題。
?
一直以來,和全國其他產棉區相比,新疆棉花不僅總產是其他產棉區難以媲美的,單產和品質等各方面也都名列全國**。李雪源告訴記者,就全球范圍來看,新疆棉花的品質,比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都要好。
?
根據農業部的一份抽樣檢測結果顯示,新疆原棉反射率均在77.4%—78.8%之間,高居全國各產棉區之首。全疆陸地棉平均為1.85級,一級、二級品率連續保持在80%以上,穩居全國之首。
?
2014年,在全疆已收購的棉花中,一級花率占90%以上,預計2014年全區一級花率將達70%左右。
?
李德明說,在我國,因為新疆出產的棉花擁有無法比擬的品質優勢,已經初步形成了“世界棉花形勢看中國、中國棉花市場看新疆”的格局。目前,許多國內紡織企業都把新疆棉花作為“細糧”使用,再配以其他地區出產的棉花制成各種棉紡織品。
?
棉花生產大有潛力可挖
?
博樂市烏圖布拉格鎮巴都根營房村棉花種植大戶楊新發有一個夢想,棉花長得像麥子一樣密,棉桃數結得像葡萄一樣多,而這,也是無數棉農的夢想。
?
這幾年,楊新發一直在追逐高產棉農的腳步,前不久,他還專門去找馬金萍“取經”。他*后認為:“新疆棉花的生產水平有很大潛力可挖。”
?
李德明介紹,新疆棉花種植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演變過程。152 0173 3840年以前,新疆棉花生產處于自然發展階段;1981—1995年間,新疆棉花種植面積、單產、總產都有較大幅度提高。從2012年開始,新疆棉花生產高速發展,棉花總產占據我國半壁江山。
?
“現在,隨著新疆棉區的崛起,中國棉花生產區域重心由黃河流域逐步向西轉移,改變了原先的棉花生產的布局和結構。”李德明說。
?
而棉花產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棉花單產的提高,這也是新疆與其他各棉花主產區*大的區別。新疆棉花試驗田畝產一直在突破,皮棉平均單產在每畝110公斤左右,高出全國平均水平30公斤,高出世界平均水平57公斤,棉花單產在國內外具有明顯的競爭力。
?
李德明介紹,未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棉花在新疆種植業中的主導地位很難被替代。結合國家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我區棉花種植結構將進一步向高產田集中。根據自治區棉花產業結構調整需要以及其他因素,我區今后將適當調減棉花種植面積,每年棉花種植面積保持在2500萬畝左右,總產在350萬噸以上。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