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工廠將在2016年4月實現產能倍增,擴大至每年5000噸。?
?日本東麗這一舉措被認為是碳纖維市場前景逐漸明朗的標志性事件。日本東麗這一碳纖維龍頭影響著全球碳纖維產業走勢。
?
?日本東麗公司目前是世界上**大碳纖維生產商,不僅產量和銷量居**位,而且牢牢掌控著世界高端碳纖維需求市場份額。但是在碳纖維剛開始工業化生產的初期,東麗公司還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傳統纖維制造商。那么東麗是如何一步一步做到世界**的呢?
?
? 當時,由于英國RAE的碳纖維技術處于****地位,而獲得授權使用這項技術的3家公司,只有考陶爾茲*終堅持了下來。而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由于鳥撞事件,放棄了將碳纖維使用在自己生產的飛機發動機上,因此將碳纖維業務進行了剝離,從此退出碳纖維舞臺。
?
? 當時所有人都把目光盯在了美國航空業和軍工市場,那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但是考陶爾茲嘗試了與美國各種公司合作,以此進入美國軍工市場,*后都以失敗告終。
?
?作為后來者的日本碳纖維公司,卻將目光瞄向了體育休閑用品市場。
?
?和考陶爾茲一樣,東麗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研究碳纖維。東麗公司是個生產傳統紡織面料纖維的生產商,包括腈綸,也就是PAN原絲。152 0173 3840年近藤昭男宣布PAN是*合適生產碳纖維的前驅體時,東麗公司意識到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于是東麗與東邦、旭化成(三菱人造絲隨后進入)開始獲取近藤昭男的技術,并在1971年建成了一個小型試驗工廠。這一年晚些時候,名為Toraca T300的碳纖維誕生了。
?
?在那個時候,紡織工業的腈綸出口業務一直在萎縮,而碳纖維市場是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可以為腈綸生產商提供贏利能力。東邦公司的一位**主管曾經說:“盡管日本腈綸工業落后于西方很多,但是日本企業在積*努力,強烈的饑餓意識讓東邦和東麗成為PAN碳纖維行業的霸主。”
?
?東麗的研究吸引了美國公司的注意,1970年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與東麗簽署了一份合作協議。聯合碳化物公司獲得東麗的原絲技術,東麗公司獲得聯合碳化物公司的碳化技術。
?
?然而,東麗碳纖維業務的爆發,來源于體育用品領域。當東麗知道碳纖維可以應用在高爾夫球桿中,轉而將目光瞄準體育休閑領域,于是該公司**個碳纖維產品就是碳纖維的魚竿。在其他競爭者還在爭奪美國軍工訂單的時候,東麗公司在體育休閑領域做了大量努力。這樣的努力*終換來回報,東麗公司的市場份額開始擴大。
?
?1973年東麗公司在日本愛媛縣建造了一個新工廠,這個工廠每月可以生產5噸碳纖維,并引進了相應的預浸料和編織設備。1974年Toraca市場部建立。
?
?在20世紀70年代后半期,隨著石油價格急劇上升,民用航空器制造商波音和空客開始尋找重量輕的增強材料,來減少油耗,這為東麗公司打開了另一個市場之門。
?
?聯合碳化物公司也放棄了自己生產原絲,轉而開始代理東麗的碳纖維產品,在美國市場銷售。于是T300成為美國*暢銷的碳纖維。1975年,東麗的碳纖維成功地應用在波音737的次承力部件,標志著東麗與波音這兩家公司超長合作期的開始。
?
?1987年波音與聯合碳化物公司合作到期,東麗公司可以自由的在美國銷售自己的碳纖維,而不是借助聯合碳化物公司的代理。1990年,一種新的高強高模碳纖維預浸料在波音777飛機的主承力部件上獲得應用。
?
?同時,東麗公司還獲得了歐洲空客公司的認可。法國政府急切的想建立自己的碳纖維工廠,于是在1982年建立了一家新的公司——Soficar,東麗獲得了該公司35%的股份。1987年,東麗的T300獲準在空客A320主承力部件中應用。
?
?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隨著日本和法國工廠碳纖維產能開足馬力,Toraca碳纖維利潤達到頂峰。之后隨著“失去的十年”蕭條的到來,TORACA碳纖維銷售量一落千丈,東麗公司差點在1993年將碳纖維業務賣出去。
?
?但是東麗公司并沒有動搖。東麗之前一直從日本國內生產碳纖維賣到美國,接著他們改變策略,他們直接投資設立工廠,來加強與波音的聯系。公司旗下的預浸料工廠就設在美國華盛頓州西部港口塔科馬港,碳纖維工廠設在阿拉巴馬州的迪凱特。
?
?東麗的隱忍獲得了回報。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世界碳纖維的消費量每年15%的速率增長。民用航空領域仍然是一個主要的市場。波音和空客相繼推出787和A350,新機型均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作為主承力部件,碳纖維復合材料用量達到50%。然而,碳纖維的價格也隨著產能的釋放而下降,這刺激了大量的需求。其中開始崛起的市場包括風力發電和汽車改裝。2011年,東麗與戴姆勒公司共同建立了一個合資工廠,生產碳纖維部件。
?
?為了跟上市場需求,東麗在韓國建立了第4個碳纖維工廠,作為日本、法國、美國工廠的補充。這樣韓國從日本進口碳纖維可以直接在韓國工廠生產。東麗公司的產能在2015年將達到27000噸。
?
?東麗公司的成功不是偶然,一方面是跟自己的努力堅持不懈的研發有關,另一方面東麗公司看準了趨勢,利用體育休閑用品市場的崛起作為支點,從而成長為世界*大碳纖維生產商。
?
?回過頭來看中國的碳纖維企業,**踏踏實實將技術做深做透的公司很少,好在*近幾年確實有幾家在臥薪嘗膽,努力進行技術研發。其次在存量市場跟那些大企業競爭根本就沒有活下來的可能,**的出路就是自行尋找增量市場。在機會來臨時不逆勢而為是*大的原則。
?
?東麗的成功代表的只是過去,未來的格局需要現在的努力。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