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非贏利機構H&M基金會與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訂立四年合作計劃,致力開發創新技術,務求建立完善的服裝回收循環。雙方的合作計劃現已開發出突破性的嶄新方案,能透過水熱化學處理(hydrothermal-chemical process),將混紡織物循環再造成為布料和紗線,而且質量絲毫無損。這項全新技術的應用規模將被擴充和測試,成功之后將服務于全球時裝行業,成果意義重大,有助業界為紡織物開創生生不息的使用循環。
H&M基金會項目經理 Erik Bang
H&M基金會項目經理Erik Bang表示:“長久而來,時裝產業不能完全地回收他們的產品。而這個可以分隔并把混紡織物循環再造的突破則有潛能去改變這個現狀。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的研究項目得以順利進行有賴于顧客把廢棄的衣物帶來回收,我們十分興奮這項全新技術的應用規模將會進行擴充和提供予業界應用。”
H&M基金會與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的合作目標,是于為期四年的項目進程之中,開發出至少一項成熟的技術,運用于以混紡織物制作的服裝循環再造。如今合作計劃開展了僅一年,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就已聯合日本愛媛大學和信州大學,成功開發出將棉花和聚酯纖維完全分隔和再造的水熱化學程序。回收所得的聚酯纖維可以直接再用,質量絲毫無損,而采用的水熱化學程序只需使用熱能、水和少于5%可生物降解環保化合物,就可自行分解棉花和聚酯纖維。這項將舊織物循環再造成新織物的方案,十分符合成本效益,而且不會對環境構成二次污染,確保能以可持續發展的方式,延長再造物料的使用壽命。
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行政總裁葛儀文表示:“我們若能將舊織物循環再造,成為更高價值的全新織物,就無需再單單依賴原生物料,也可滿足全球人口不斷增長對服裝的需求。這項突破意義重大,有助時裝產業在全球有限的資源內持續發展。”
H&M基金會于2016年9月與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開展合作,由H&M基金會捐出約580萬歐元,交予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進行研究,并且將研究成果商品化。香港特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基金亦將提供額外的研究資助和支持。綜觀為期四年(2016-2020)的合作計劃,項目總投資預計達到約3,000萬歐元,在紡織物循環再造的領域而言,可謂*具規模和*全面的研究計劃之一。
該項技術的應用規模將會進行擴充和測試,以證明可以應用于實際工業生產,并會于完成之后,向各界廣泛提供授權,以確保整體產業均能采用,帶來*豐富的效益,有利環保之余,同時造福各地居民和社會。
H&M基金會所提供的實際資助金額,將來自?H&M?旗下全球門店內舊衣回收計劃每年的盈余,?這些盈余將被捐獻給H&M基金會。H&M基金會至今已捐出240萬歐元給予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