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近年來,隨著大眾消費觀念的轉變,紡織產品的無毒性和環保性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是那些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如服裝、床上用品、毛巾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已經有了選購綠色產品的意識。這股綠色消費浪潮對中國生態紡織的發展和認證起到了*大的推動作用。
常見的生態紡織纖維包括天然彩色棉纖維、甲殼素纖維、大豆蛋白纖維、玉米纖維和牛奶酪蛋白纖維等。
目前,我國已培育出了45種彩色棉,有淺藍色、粉紅色、淡黃色、淺褐色、駝色、灰色等。天然彩棉在加工過程中可免去漂白和染色等工序,*大地降低了因染色而引入有害物質的可能。除了利用植物中的天然原料,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開發對環境友好的合成材料。例如在紡紗過程中使用的合成漿料,主要是聚乙烯醇漿料和丙烯酸類漿料,前者難以生物降解,造成的環境污染比較嚴重,后者易于退漿、易于降解,有利于環境保護,現在已經成了企業發展綠色環保漿料的主要方向。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對生態紡織有著充分的認識和了解。那么,普通消費者在選購紡織產品的時候有何參考依據呢?這就到了生態紡織品認證標志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國際上通行的生態認證標準有Oeko-Tex標準、Eco-label標準等,其中Oeko-Tex標準100標志是世界上*權威的、影響*廣的紡織品生態標簽。目前,我國出口歐洲國家的紡織產品基本上都需要先通過Oeko-Tex標準認證。
在國內,GB/T152 0173 3840-2009《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等法規給出了明確的生態紡織品檢測方法,對生態紡織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引導作用。此外,還有“十環認證”,即“中國環境標志”為生態紡織品開出證明。它表明產品不僅質量合格,而且符合特定的環保要求,與同類產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節約資源能源等環境優勢。同時,我國還積*開展環境標志互認工作,目前已經與德國、韓國、日本以及澳大利亞簽訂了環境標志互認合作協議,為中國紡織企業的可持續生產創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
這些證明性標志,可以幫助消費者判斷哪些產品是生態紡織品,便于消費者進行選購。而通過消費者的選擇,可以引導企業自覺調整產業結構,引入清潔生產工藝,生產對環境、對人體無害的產品,*終達到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相適應的目的。
目前,我國生態紡織業發展尚不成熟,生態紡織認證也主要是通過經濟手段或市場調節,由企業自愿采用,而非國家強制,生態紡織品的巨大市場還有待開發。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