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2017年5月10日,中國農業信息網發布了新年度(2017/18年度)我國玉米、大豆、棉花、食用植物油和食糖供需平衡表。這是農業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在農業全產業鏈信息調研和預測的基礎上,與生產、氣象、遙感等部門充分會商后,編制發布的新年度**期供需平衡表,對2017/18年度的5大品種生產、消費、庫存、進出口、價格進行了預測,以發揮市場運行“風向標”作用。總體來看,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2017/18年度主要農產品生產供給結構繼續優化,供需格局趨于合理。
棉花生產有所恢復進口不會過多增長
受植棉效益有所改善、棉農種植意向提高影響,2017/18年度我國棉花播種面積預測為3200千公頃,較上年度增加3.3%;總產量488萬噸,較上年度增加3.2%。一方面在2016年較高的植棉收益及價格補貼的激勵下和未來三年補貼政策穩定的保障下,新疆棉區植棉面積有望增加,另一方面內地棉區植棉效益明顯好轉,刺激面積反彈。由于年度棉花產需缺口大,高品質皮棉供給不足,國內外棉價趨同,棉花進口量將有所增加。但儲備棉總量仍然較高,棉花進口量不會有過多增長。新年度中國棉花進口量預計為110萬噸,較上年增加10萬噸。新年度國內庫存寬裕,儲備棉投放和棉花增產保障市場平穩運行,價格不會出現劇烈波動,國內3128B級棉花均價區間預測保持在每噸152 0173 3840~16500元的水平。
本月估計,2016/17年度中國棉花進口量100萬噸,較上月調增10萬噸。期末庫存降至923萬噸,較上月調增10萬噸,其他估計不變。
本月預測,2017/18年度中國棉花播種面積為3200千公頃,較上年增3.3%。棉花單產預測為1523公斤/公頃,較上年基本持平;棉花產量預測為488萬噸,較上年度增加3.2%;棉花進口量為110萬噸,較上年增加10萬噸;棉花消費量為759萬噸。(以上圖表及文字由農民日報整理自中國農業信息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