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2016年以來,在原材料暴漲的推動下,紡織企業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緊,而伴隨去產能、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很多紡織企業成為了去產能的對象,很多中小企業被一刀切式關停,成為替“行業發展”墊背的可憐蟲。
原材料暴漲,中小企業是*大的受害者
在小編看來,去年的漲價潮其實并非是需求回暖所拉動,而更像是環保和去產能導致上游原材料企業產能突然集中而引爆的漲價潮。這種爆發式的漲價很難傳導給終端企業,使得位于中游的眾多中小企業因資金鏈斷裂、訂單轉移等原因而出現倒閉潮。
就聚酯行業而言,自去年下半年開始,以國際原油為首的大宗期貨紛紛暴漲,帶動了紡織全產業鏈產品的價格上漲,而在漲價過程中,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大型聚酯企業而言,由于近年來龍騰、紅劍等企業的破產倒閉,供需關系有所改善,整體產能也變得更為集中,定價權基本掌握在幾家龍頭企業手中,加之G20期間的集中停產檢修,聚酯工廠庫存普遍偏低,企業惜售現象普遍。漲價潮過后,企業產品利潤不降反升,大型聚酯企業因此迎來了久違的景氣周期。
而對于下游小型加彈、織造企業,原材料的瘋漲無疑是個噩耗!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和聚酯企業的惜售態度,中小企業一方面需要大幅向客戶提價,另一方面又無法保障準時供貨,此時客戶就會尋求新的供應商。艱難之下,很多企業為了保住客戶只能進一步壓縮本就稀薄的利潤,因此年末看似火熱的行情之下,帶給中小紡織企業的卻是虛假繁榮!
虛假去產能,繁榮背后的危機
另外,現階段行業的去產能真的有效嗎?大到遠東、龍騰、紅劍被相繼收購,小到二手加彈、織造設備買賣,前期閑置產能的退出似乎都只是暫時的,重回市場也只是時間問題,現階段的“去產能”其實并未將落后產能真正清出市場,一旦停產裝置重回市場,前期因“去產能”帶來的虛假繁榮是否會立馬破滅呢?
紡織原料暴漲背后的危機已經來了,99%的人還沒意識到
中小企業倒閉潮:中國經濟不可承受之重
在全世界,中小企業都是一國經濟的主體力量,是*受重視的群體。
在歐盟,共有2000多萬家中小企業,占歐盟企業總數的99.8%。2012年中小企業吸收了8700萬就業人口,約占歐盟總就業的67.4%,創造的增加值則占到歐盟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8.1%。
在日本,中小企業已達469萬家,占企業總數的99.7%,占就業崗位總數的70.2%,中小制造企業創造附加值占制造業總附加值的57.7%。
有觀點認為,中小企業多數是高耗能、高污染、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它們的倒閉是我國經濟轉型“必然付出的代價”。那么我們反過來想想,如果中小企業都難以生存下去,轉型升級豈不成為了空談?
中小企業對國民收入增長、就業和社會穩定至關重要,沒有它,中國的民族企業屹立于世界之林就成了海市蜃樓。
正如我國知名財經學者馮立果所言:“大批中小企業虧損、破產或者移民,不是我國經濟轉型必然付出的代價,而是經濟政策的失敗”。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