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更為廉價的勞動力 土地資源 制造成本低 這些原因似乎成為了“東盟制造”逐漸代替“中國制造”曾經的市場統治力 ~
有日本媒體近日報道,日企面向東盟諸國的投資額已經連續三年超過對中國的投資。這一數據并不讓人意外——正是在三年前,東盟國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資(FDI)總額就已超過中國。
比數據更為直觀的是,今年年初,曾為耐克、普拉達代工的東莞興昂鞋業宣布停產,并將產能向東南亞國家轉移。韓國三星亦在今年宣布將兩億部智能手機的訂單交予越南生產。
中國制造業“東南飛”的原因不難解釋。由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發布的《2016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藍皮書》稱,目前中國人力成本明顯高于東南亞其他發展中國家,也就是說勞動力慢慢已經不是我們的優勢~——2015年,中國工人月薪高達325.6美元,而同期越南工人月薪平均僅為152 0173 3840.9美元。此外,融資貴,物流、電、油等要素成本的攀升亦不容被忽視。
中國和東盟可能確實存在競爭關系~ ?這種競爭關系在傳統制造業和紡織工業尤為突出 ~
除了在國際市場上“肉搏”外,“中國制造”與“東盟制造”的競爭亦可能蔓延至產能合作領域。
業內人士透露,一些東盟國家已不再滿足于僅從中國引進產能,而是傾向引進中國的人才和技術,將產能合作轉化為“東盟制造”的“升級利器”。
但對中國來說,在制造業吸收外資比重不斷下降、制造企業不斷向外遷移的背景下,鼓勵企業去境外設廠可能會加劇某些領域產業空心化的風險,并借助成本優勢對市場上的“中國制造”造成“擠出效應”。
而產業空心化則可能導致失業率的上升與經濟增長的下降,畢竟在結構轉型尚未完成的當下,制造業仍然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能。
解決這一問題,“雙升級”成為了一條必要路徑。
其一是推進中國制造的轉型升級。在中國官方的頂層設計中,推動國際合作與國內產業轉型升級的良性互動,被明確為國際產能合作的方針之一。在市場的調控機制下,地方政府會傾向于留下高端產業,而鼓勵產能過剩的傳統產業外遷,這本身即可倒逼區域內的產業升級。
官方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中明確提出,要推動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以及在應對新技術革命的發展中實現高端化跨越發展。這將是產能合作中避免產業空心化的關鍵舉措。
其二是推進中國與東盟合作機制的升級。陳衍泰認為,改變中國與東盟簡單的互補性貨物貿易結構,推動產業內分工乃至更加細化的產品分工,將有助于避免惡性競爭的發生。
多數中國專家仍然認為,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合作利益遠大于競爭中國面臨著生產資源、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問題,而東盟國家也各自存在著市場狹窄、就業不足、基礎設施薄弱等短板,加強互補合作、摒棄零和博弈符合雙方利益。
“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生產要素和生產能力的互動,不僅可以喚醒當地‘沉睡’的經濟資源,發掘各類市場,而且有助于以較快的速度、較低的成本、較高的質量,實現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的互助互利,這正是產能合作的一大意義”。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