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近10年來,我國蠶絲在纖維中的占比逐年下降,已由原先的1.8/1000降到1/1000。同時,蠶絲纖維的價格卻攀升為其他纖維均價的10倍。這意味著蠶絲在纖維競爭中的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喪失,消費者和服裝廠與
蠶繭產量每年跌10%~15%
2015年1~12月,據國家統計局對404家規模以上繅絲絹紡企業統計,絲產量17.21萬噸,同比增長4.66%。在全國16個絲產地中,除了貴州、陜西、廣東、廣西等9個省區絲產量同比增長外,河南、遼寧、山東等7個省區絲產量有不同程度的減少,特別是河南省的絲產量降幅達45.88%。
我國東部地區的浙江、江蘇、山東、安徽等知名的優質蠶繭基地,蠶繭產量每年都在以10%~15%的速度在縮減,西部的廣西、四川、云南3個省份的蠶繭產量還在保持或是增加。東桑西移數量是移過去了,但
以浙江湖州為例,湖州坯綢產量占全國坯綢總產量的30%、世界坯綢總產量的1/4。近年,湖州平均每年
養蠶和繅絲效率低下
當前,我國優質原料繭缺少,像浙江只有千島湖淳安的少量原料繭可以使用,其他原料繭都要到云南、四川去遠道訂購,成本很高,浙江的蠶繭原料量減質退。因此,絲綢業要轉型,原料改善刻不容緩。
目前,我國的蠶繭原料還在依靠千家萬戶的蠶農散養,沒有形成產業化、規模化、專業化、機械化,加上產能過剩,收購秩序混亂,質量嚴重衰退。即便是有一些蠶農合作社,也是集中加工、集中銷售而已,在品種改良、品質提升、科學養蠶、降本增效等方面,幾十年來進展不明顯,有些地區的狀況是不進反退。近年來,農業成本劇增,剛性推漲原料價格,繅絲產能又相對過剩,對原料質次價高的現象一味容忍,這樣的結果使得一產、二產都在受傷:農戶嫌蠶繭質量越來越差,無利可圖,對產業更加缺乏信心。
由于種桑養蠶成本逐年提高,蠶業科技配套不足,投入產出不如其他經濟作物,造成東部棄桑嚴重,西部看天“吃飯”,蠶繭產業化進程滯后,粗放種養、疏于管理,質量責任主體缺失,原料退化嚴重。當前,全國65萬噸蠶繭,能夠繅制**以上等級的原料實在不多。能夠繅制國際品牌愛馬仕用絲的蠶繭,全國不到5000噸。就優質
另外,“人工采葉、采繭費工費力,桑蠶生產機械化程度不足20%,已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江蘇省蠶種所副所長周成偉分析,與種植稻、麥相比,養蠶季節性強,設備利用率低,市場小,而研發投入多,激發不起研發機構和企業的研發熱情。
樓黎靜認為,土地制約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提高效益,誰來種桑、誰來養蠶,才是*大的問題。“通過品種改良,新品種桑樹的桑葉產量能達到2500公斤~3000公斤,接近原先的老品種桑樹的兩倍,關鍵還是農民的積*性怎么提高。”她建議,政府部門必須加大對歷史經典產業的扶持力度,比如發展“訂單農業”、對較大面積的生產基地進行政策補貼等,質量的規范,則需要龍頭企業的**。
從原料基地抓起
樓黎靜認為,要改善當前絲綢原料的現狀,在絲綢產業
針對當前原料量減質降的現狀,不少絲綢企業開始重視前端原料質量的把控,紛紛采取措施,加強研發創新,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5年11月,絲綢之路控股集團成立了農業科技公司,在家門口建設產業化、規模化的優質原料基地。凌蘭芳表示:“我們具體的產業路線是每個樣板區流轉不少于800畝的桑田種植新興雜交桑,桑種由浙江省農科院蠶桑研究所提供,機械化采喂,全天候三季種養,噸繭成本能比目前降低至少1/3。根據浙江省政府要求絲綢產業‘原料基地化’,積*推進蠶桑‘
四川綿陽天虹絲綢有限責任公司探索建立“公司+共育戶連農戶”產業化經營機制,發展高標準蠶桑基地,實現了企業和農民雙贏發展。四川綿陽天虹絲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慧君說:“我們建立了覆蓋到每一個養蠶農戶的技術服務體系,讓老百姓‘養得成、養得好’。通過探索和實踐,建立公司與蠶農緊密連接的利益機制。一方面完全運用市場手段,推行公開、公平、公正的蠶繭儀評定價;另一方面通過政府扶持、技術指導和服務培訓等途徑,讓蠶農真切感受到與天虹公司合作信得過、能放心,從而避免了蠶繭‘大戰’,實現了****的蠶繭收購率。”
鑫緣繭絲綢集團公司則通過土地流轉,計劃用3年~5年的時間建成400個蠶業農場,為探索建立規模化、標準化蠶桑基地提供了新的思路。鑫緣繭絲綢集團公司董事長儲呈平介紹說:“我們發揮**產業的作用,借助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政策東風,通過‘公司+科研院所+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經營,在江蘇海安縣及廣西河池市等地建立產業基地30多萬畝,與產業基地內28萬戶蠶農和18家繅絲企業建立了穩固的利益關系,形成了自己的產業鏈條,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蠶農增收。”
凱喜雅國際股份公司總裁吳金根表示,絲綢業基礎靠前端,所謂前端也就是蠶絲原料。通過選擇優質蠶繭產區的合作者,共同打造產業化養蠶示范基地,以此來補足短板。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