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2016春季大調研】誰說實施
本刊記者-袁春妹 郝杰
在大力倡導智能制造的當下,身處一線的企業是如何發力的?全國兩會對今后五年的節能減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肩負重任的
智能制造與協同創新調研組:智能化落地有聲、前景無限
3月7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科技部主任彭燕麗等帶隊的智能制造與協同創新調研組赴浙江寧波,走訪了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寧波
調研組一行走訪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調研組在慈星展廳親身感受企業產品技術。
在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平范陪同調研組參觀了企業的自動化針織生產線。從3D掃描到終端服裝產品,慈星通過對核心技術的把握進行資源整合,形成了針織自動化生產線。此外,調研組還參觀了自動化制鞋生產線以及機器人制造中心,企業在各個業務板塊的發力點均體現出了“智能化”特色。
作為中國針織行業的知名企業、電腦針織橫機市場保有量**的企業,慈星不僅依靠
孫瑞哲對慈星的發展及經營理念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此次調研首站落腳慈星很有意義,慈星對于智能制造詮釋得很好。智能制造是個立體工程,不僅包含生產裝備的智能化,還包含運營的智能化以及終端產品的智能化,這三個方面都做到很不容易,慈星讓智能化落地了。”
孫平范表示,身處紡機業,幾代人的傳承,讓他對這個行業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慈星始終將“推動中國針織工業進步”作為使命,雖然涉足業務比較多,但紡機仍舊是慈星的主業。對比國際同類企業的發展,慈星產品的性價比優勢明顯,在孟加拉、柬埔寨、越南等地的市場反響非常好,企業會持續發力,讓中國企業、中國設備在世界舞臺上揚眉吐氣。
節能減排與循環經濟調研組:良好的生態環境離不開政府的統一規劃
生態環境是今年兩會的重要議題之一,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后五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23%、15%、18%,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態環境
日前,紹興開始出重拳整治印染行業的舉措引起了業內的*大關注,其他地區的紡織印染業又面臨怎樣的形勢?石獅是我國印染產業集中地之一,盡管規模不大,但近年來在
調研組在石獅召開座談會。
3月7日上午,調研組與石獅當地
據石獅經濟局副局長鄧蓮珍介紹,石獅印染業在發展之初就意識到了污染的問題,152 0173 3840年大力推行工業污染集中控制,相繼建成大堡、伍堡、錦尚三大印染集控區,服務62家染整企業,配套建有2家熱電廠,3家廢水集中處理廠。
2011年底,依托石獅熱電、鴻山熱電等能源企業,石獅大堡、伍堡、錦尚三大印染集控區實現集中供熱全覆蓋,62家企業內111臺燃煤蒸汽鍋爐全部淘汰。2012年以來,石獅又通過開展中溫中壓蒸汽替代燃煤導熱油爐為定型機加熱試點,**在國內實現中溫中壓蒸汽向集控區印染企業集中供熱。
2014年,石獅三大印染集控區染整企業生產所需要的低溫低壓和中溫中壓蒸汽全部供應到位,印染企業自備燃煤鍋爐和煙囪全面淘汰。2015年石獅紡織印染行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39.1億元,同比增長9.0%。
石獅之所以為全國印染行業的節能低碳工作做出了表率,是因為政府狠抓政策配套、技改提升、平臺建設、兼并重組、循環改造、園區建設。
據了解,2016年春節后,石獅印染行業開工早、開工足,成為石獅工業一大亮點。石獅印染企業今年普遍不缺工人,員工回廠率是歷年來*高的。印染企業表示,今年無招工之憂,表明了石獅市印染行業員工隊伍穩定性增強。
福建紡織協會副秘書長毛祚康說,福建石獅、晉江、長樂等地區不斷興建印染產業集控區,淘汰
陳偉康認為,石獅市很早就對當地印染發展進行了統一規劃,使得企業節能減排很有成效,這其中政府發揮了關鍵作用,體現了石獅印染的優勢。他指出,企業還要加強責任意識、法律意識,依靠科技進步、精細化管理實現產業升級。希望政府繼續對印染企業給予關心和支持。
企業代表提出了印染企業面臨的廢油出路、污泥處理、廢包裝物回收、國家政策、社會支持等問題。陳志華對企業提出的問題做了解釋,并表示協會將積*與政府進行溝通,盡*大努力為企業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調研組一行參觀祥華集團有限公司。
下午,調研組一行還前往祥華、冠宏、海天環境、港溢等企業進行了實地調研。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