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加入TPP臺灣準備好了嗎?(中央社記者邱柏勝臺北12日電)新北市的新莊、樹林,一路延伸至桃園,僅20余公里的路程,是北臺灣*重要的紡織產業廊帶,在這個未經規劃的“不成文”工業區內,小型紡織工廠林立,抽絲、紡紗、染整、成衣“一條龍”一次搞定,是許多國際知名品牌服飾新品的生產地。
然而,在跨太平洋伙伴協定(TPP)完成談判后,這個被稱作“紡織硅谷”的產業聚落,將面臨產業外移、
“從紗開始”原則不加入就等著被課重稅
TPP針對紡織業要求“yarn forward(從紗開始)”的原產地認證原則,明定成衣中*主要的原料,必須來自TPP成員國,才可享有優惠
這50年來,臺灣紡織業*主要
不只如此,紡織股股王儒鴻、股后聚陽已計畫在越南擴廠,臺灣紡織業前仆后繼到越南投資,“越南幫”的成員和規模,愈來愈大。
然而,根據紡拓會資料,目前國內上市柜紗線廠中,仍有宏益、力麗、力鵬、聯發、集盛、宜進等,尚未布局越南,而布料廠僅得力開始在越南布局。一旦TPP生效,未來臺灣布料輸出到越南的經營模式,恐怕不太通順,或多或少將面臨關稅障礙。
出走不只考量關稅而是為了生存
臺灣*大針織布一條龍整合廠、知名運動品牌愛迪達(Adidas)亞洲區*大供應商旭榮集團,也早在越南設成衣廠和布廠,著眼的不僅是越南8千多萬的人口紅利,而是TPP生效后,包含美、日在內的高端消費市場。
“我們不像電子產業是寵兒,紡織業生命之所以能延續至今,甚至在景氣蕭條時逆勢成長,靠的就是向外擴張。”旭榮集團國際行銷部副總經理吳仁孝談及紡織業者的“自立自強”時,露出引以為傲的神情。
但越南前年發生排華運動,不少在越南的臺商損失慘重,甚至有人倉皇回臺,如今臺商進軍越南不減反增,吳仁孝解釋,這一切都是為了“生存”,“如果有機會加入(TPP),我們就不用一窩蜂跑去越南設廠了。”
“這是時不我予”臺灣區制衣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駱春梅認為,臺灣難以加入TPP,一方面是國際政治現實,在中國壓力下,即使TPP由美、日主導,仍難確保臺灣能獲得所有成員國同意加入;另一方面是國內反對聲浪,服貿仍躺在立法院,貨貿談判尚無共識,國內還有很多反對貿易自由化的聲音,加上美國若愿意支持臺灣,或許必須以美豬
“無法出去的業者,只能自求多福”駱春梅坦言,紡織成衣業屬勞力密集產業,多數業者早已赴中國與東南亞等人口紅利多、薪資水準低的國家設廠,根留臺灣的業者基本上是咬牙苦撐,若臺灣無緣加入TPP,在國際市場上將面臨關稅壁壘,勢必遭邊緣化。
加入TPP,臺灣紡織業將如虎添翼
吳仁孝表示,紡織業者雖積*前往越南布局,但對臺灣加入TPP仍抱深切期待,“我們也希望將關鍵技術留在臺灣。”他指出,臺灣紡織業目前優勢,在于面料的研發、設計與生產管理等關鍵技術,“臺灣紡織技術至少**大陸業者5年,甚至稱得上**全球”。
然而,企業遠走他鄉,到海外打拚,除了要考量語言、文化問題,當地政府的法規是否透明、是否對外資友善,都將成為企業的經營風險以及額外成本。吳仁孝說,臺灣擁有相對穩定的政經環境,“高科技門檻的核心技術,當然要留在臺灣”。因此,臺灣若能加入TPP,對紡織業者仍相當有利。
駱春梅認為,臺灣加入TPP,對紡織業者來說將多了更多選擇機會,著眼全球市場的業者,可將總部與研發中心根留臺灣,但生產、販售的營運,則採全球布局;力守臺灣市場、無意出走的業者,則能避免競爭力流失,也能規避進軍海外的不確定風險,“畢竟人親土親,在臺灣發展相對踏實很多”。
駱春梅也建議,政府除了爭取加入TPP第二輪談判外,也應積*建立“MIT”國家品牌形象,輔導業者進行轉型,“若能做到這樣,臺灣的紡織成衣業,將前景可期”。
紡織業積*打“世界杯”,強化海外布局已成趨勢,但臺灣能否加入TPP,攸關紡織業的核心競爭力,更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關鍵一戰。究竟紡織業會“立足臺灣、放眼全球”,還是“產業外移、連根拔起”,考驗政府的智慧與決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