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年3月6日,新華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下稱新華大宗)首批能源化工品種PTA和MEG上線試運營;經過半年時間,兩品種交易量、交收量持續快速增長,至8月18日創下
現貨單日*大交收量2300多噸;運行僅10個月,兩品種交收量一舉突破30000噸;2015年4月,我國紡織化纖龍頭企業精工控股集團宣布在新華大宗平臺上每月采購7000—26000噸PTA/MEG原材料,并逐步擴大采購規模。這一系列數據均很好地反映了平臺上現貨貿易商的數量和參與活躍度,至此,經過一年多運營,新華大宗已經成長為在全國能化產品交易領域具有一定話語權的現貨交易平臺,這在全國同類現貨市場上是非常少見的。?
? ?新華大宗總經理楊宏森表示:“大量的交收數據證明了我們在探索現貨交易服務實體經濟方向上取得的成功。”而之所以成功,一方面因為新華大宗堅定“服務現貨產業”的立業宗旨,另一方面新華大宗利用“互聯網+”技術與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實際深入融合發揮出了巨大威力。
?
? ?位于杭州的新華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集合了商品交易、互聯網、金融三大要素,以金融創新提高市場流動性,以互聯網和大數據的先進技術搭建高效、便捷的交易網絡,將傳統的線下大宗商品貿易轉化為線上的信息發布、交易、結算,線下倉儲管理和交割,并積*創新了多種金融服務,是一個集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價格風險管理等多種服務于一體的新型現貨交易平臺。
?
? ?新華大宗基于對中國大宗商品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的深刻理解和思考,確立了堅持以“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為宗旨,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根本立足點,以“合法合規”經營理念為企業發展準繩,以創新思維和創新手法搭建交易平臺,不斷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大宗商品電子化交易發展之路。
?
? ?我國是紡織化纖生產大國,紡織化纖原料PTA/MEG的產量占全球總產量近50%,而浙江又是我國PTA/MEG的生產大省,其產量占全國總量的三分之一強。近年來,我國PTA/MEG企業處于產能嚴重過剩局面,PTA/MEG行業的持續虧損,導致了整個化纖產業鏈畸形發展,*終危及整個產業鏈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
? ?面對行業發展困局,作為位于產業核心地帶,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己任的新華大宗,選擇了PTA/MEG品種作為企業主打的拳頭品種,并將其定位為平臺服務實體經濟的“先鋒隊”、“排頭兵”,探索以互聯網+金融手段幫助PTA/MEG企業化解困局的方式方法。為此,新華大宗在產品設計階段便深入全國重要產區及企業開展調研,組織了數十次大規模的調研及座談會,對兩個品種的行業狀況、產業鏈特征、現貨運轉流程等都有了較深的認識和理解。在交易模式設計上,新華大宗認為只有以促進交收為導向,才能在各項運營中保證平臺服務實體經濟功能的發揮。
?
? ?調研人員通過梳理PTA/MEG貿易流程發現,在PTA/MEG貿易中,現貨生產、貿易企業對于近月交割需求較為強烈,于是在交收制度設計中,大膽創新,將*近6個自然月作為交易月份,規定企業可每天申報現貨交收,每月集中交收一次,充分促進和保障了現貨交收。在新華大宗平臺參與交易的現貨生產、貿易企業普遍反映,新華大宗PTA現貨電子交易盤較真實地反映了現貨市場的供需情況和行業的景氣情況,而且真正方便促進了交收。一年來,已經有數百家紡織化纖生產及貿易類企業匯聚在新華大宗平臺上。今年4月,我國紡織化纖龍頭企業精工控股集團宣布將企業的PTA/MEG采購互聯網化,每月在新華大宗平臺上采購7000—26000噸PTA/MEG原材料,并逐步擴大采購規模。
?
? ?楊宏森認為,實體企業將原料采購從線下轉移到線上,不是一次采購模式的簡單轉換,而是企業在產業鏈競爭中提升競爭能力的一次巨大變革。如果說淘寶、京東以B2C的形式縮短了生產商家與終端消費者的距離,擴大了商家的銷售渠道,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成本,那么,新華大宗PTA/MEG品種使相關能化企業可以運用多種金融工具和互聯網技術提升企業產品生產、流通效率,使上下游企業直接對接,減少中間環節,降低企業交易物流成本,擴大營銷范圍,提高科學管理水平,為企業提供了豐富的規避信用風險、管理價格風險的工具,增強了企業抗風險能力。
?
? ?據了解,除精工控股外,今年還將有數家業內大型PTA/MEG生產企業將加入新華大宗PTA/MEG平臺。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