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縫等更“挑剔”的方面,作為“綾羅綢緞”之一的羅,則因其質地輕薄、穿著舒適而再次回歸尋常百姓的視野中。昨天,記者從蘇州一面料制作廠家了解到,曾在西漢婦女中盛行的服飾圖案之一――豹首紋,不久前已經被成功復原。?
? 兩千年之后,豹首紋再現蘇州城
? ?位于木瀆鎮的蘇州錦達絲綢有限公司,在“女當家”李笑蘇的辦公室里,記者見到了這條“穿越時空”的圍巾――輕盈薄透,手感很爽滑,面料表面的圖案若隱若現,仔細一瞧,方能看出其中端倪。“這種圖案可是在兩千多年前的女性中很流行的,即使從現在的審美眼光來看,也很美。”李笑蘇身著一身羅衣向記者娓娓道來。西漢史游曾編撰《急就篇》,這是我國現存*早的識字與常識課本,其中敘述了各種名稱,如姓氏人名、錦繡、飲食等,在關于絲綢及花紋的介紹中,就有這么一段:“豹首落莫兔雙鶴,春草雞翹鳧翁濯。”這段文字中的豹首、兔、雙鶴等都是花紋的名稱,其中豹首圖案即是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織錦紋樣。
? ?今年年初,在與社科院一位專家交談時,對方的一句話提醒了李笑蘇:“豹首紋是很美、并具有歷史底蘊的圖案,你們為什么不把它復原?”把兩千多年前的圖案重新印在現代的面料上,這也許真的能夠成為又**行趨勢。做事果斷的李笑蘇當即邀請文史專家提供了豹首紋的圖片,并請來專業人員商量為它特制一塊花板。“畢竟是時隔兩千年的畫型,構圖、輪廓比例等方面與現代常見圖案完全不同,再加上這個圖案以前是印在織錦上,這次卻是嘗試印在羅上,紋理完全不同。”李笑蘇向記者解釋,羅的制造工藝特殊之處在于有絞口,而且通常都是固定的絞口,用這種方法做出來的衣服一般不會滑移,卻也大大增加了織造的難度。
? ?通過長達三個月的不斷嘗試、修改,時隔兩千多年后,豹首紋終于重新被印在了布料上。作為首次嘗試,李笑蘇制作了一批豹首紋羅巾,甫一推出便受到女顧客的歡迎。“這種圖案不俗氣,很有個性。”李笑蘇在采訪中提到歐美一些大品牌的圍巾圖案:“與其去模仿它們的設計,為什么不從我們自己的老祖宗那里獲得靈感呢?”
?
? ?“有故事的面料”受到現代白領青睞
? ?豹首紋受歡迎的程度卻是李笑蘇始料未及的。幾天前,一位市區的女白領按照網上搜到的地址找到了工廠,原來,看到朋友佩戴的豹首紋圍巾如此別致,她想買一塊布料制作裙子。“我喜歡請裁縫量體裁衣,自己做衣服的話,布料很重要,難得能找到這樣具有歷史厚重感的料。”
? ?“她相中豹首紋的羅,不是因為這圖案本身,而因為這是一塊有故事的面料。”李笑蘇表示她很能理解這位顧客的心情。在紡織領域做了幾十年,從*初的普通織造工人到如今公司管理者,李笑蘇在持續關注織造技藝本身的同時,也在潛心研究著羅的歷史。采訪中,“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這樣的詩句會時不時從她口中蹦出,在她的寫字臺上,放著本看了一半的《織色入史箋》,詳細講述了各種顏色背后的歷史文化,僅“紅色”,就有絳、赤、朱、丹、紅等不同細分種類,這樣的專業書充斥著李笑蘇的辦公室。
? ?不斷提高織造技術、挖掘羅的歷史內涵,她希望用這種方式等待羅的“回歸”,會有更多的人愛上這種“有故事的面料”。據介紹,羅在蘇州的歷史非常悠久,152 0173 3840年,蘇州吳縣唯亭草鞋山,出土了三塊已經炭化的緯起花絞紗羅紋織物,距今已有6000多年,在很多老蘇州人眼中,羅衣是炎熱夏天*好的衣服。然而,上世紀90年代起,工業文明對傳統文化的沖擊影響了整個手工行業,雖然數十年之后的今天,絲綢等面料再次受到普通市民的青睞,但羅卻因為工藝特別繁瑣、絞口特別復雜、成本昂貴等因素,逐漸隱沒。
? ?大約從2013年起,李笑蘇欣喜地發現,主動前來尋找羅的客人越來越多。“似乎蘇州有一部分群體又喜歡上手工制衣、尤其是旗袍。*初她們選擇絲綢,但絲綢畢竟透氣性不足、欠缺舒適度,麻又太過厚重,幾經比較,她們發現了羅的好處。”李笑蘇常向客人推薦十全街上的兩家老裁縫,她自己日常、正式場合所穿的也大多是羅衣,“希望能夠改變大家對于衣服面料的態度,羅,也是屬于普通老百姓的。”近兩年主動尋找優質布料、請老裁縫量體裁衣的市民越來越多,李笑蘇說,這也許會成為羅在國內重生的一個契機。
?
? ?羅何時能在尋常百姓家中發揚光大?
? ?無論是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恢復“豹首紋”,還是積*宣傳羅衣的美,李笑蘇的目的只有一個:讓羅被更多國人接受。開織造廠已經整整二十年,始終有一件事讓她心存不甘:“我們公司的面料至今都以出口日本為主,是做和服的面料。何時才能以內銷為主營業務?”她告訴記者,目前羅的價格比絲綢貴,主要原因是產量低導致成本高,“如果市場需求量大了,羅的價格會有所下降的。”
在抓生產、保證企業生存的同時,近年來,李笑蘇把大量時間用于一些“不賺錢的小事”上,她帶領工人研發了許多貼近生活的小物件。在《紅樓夢》一書中,賈母為林黛玉換紗窗時提到過“軟煙羅”:“那個軟煙羅只有四樣顏色:一樣雨過天青,一樣秋香色,一樣松綠的,一樣就是銀紅的。”看過書的人往往都會好奇這到底是怎樣一種稀罕物,細心的李笑蘇利用這一典故,制作了《賈母設色》系列書簽,每張書簽就對應著上述一種顏色的羅,精巧的設計讓人印象深刻。
? ?此外,筆記本、羅燈、錢包、羅扇等生活用品也被不斷開發出來,李笑蘇表示希望用這一方式將羅的技藝發揚光大:“綾羅綢緞不只是達官貴人用得起的,對于追求生活品質的蘇州人來說,羅可以以各種形式出現。”
? ?夏天漸行漸遠,而淡出我們視線的不僅僅是夏天。年近80的蘇州民間美食家韓老先生,經常跟記者說起蘇州人夏天要吃的時令佳品。他記起,講究生活品質的蘇州人,夏天不僅講究吃,還講究穿。盛夏時節,穿什么?穿羅衣*好。
? ?綾羅綢緞,自古就是富貴奢華的代表,又以羅為*。羅衣質地輕薄、絲縷纖細,穿著舒適、涼爽,是夏季穿衣的上上之選。然而如今,在市場上已難覓羅衣的蹤影,蘇州僅有的幾家制羅企業的訂單也大都來自日本和韓國。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