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來,伴隨生產型企業
智能化設備的不斷升級,一線車間員工的工作內容及性質也在悄然地發生著變化。近段時間來,記者從不少晉江企業中了解到,智能化設備在促進企業生產效率提升的同時,也帶動了一批車間里的一線員工自我提升,許多員工的工作性質,開始從原來的純體力勞動向開動腦力、更多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腦力勞動轉變。?
生產效率提高每天多出兩小時學習時間
?
“去年5月公司引進**批全自動切線機,我們小組成了*初受益的對象。剛開始有些不適應,慢慢習慣后,在與其他小組生產相同產量的基礎上,我們小組用時比其他小組要快一個半小時至兩個小時。”晉江明偉鞋服有限公司針車車間B4組小組長岳彩云告訴記者,如此一來,這些員工每天便多出了不少空閑時間。
?
岳彩云表示,過去采用傳統設備生產時,每天的工作強度很大、時間較長,常常從白天到晚忙個不停,采用自動化設備后,工作輕松了不少,還有了不少空閑時間可以做其他事情。“公司開展不少優化學習的項目,之前很感興趣但沒空參與。現在我把每天多出來的兩個小時放在學習上,可以自主學習自動化設備的操作、跟著老師學‘6S’項目管理等。”
?
這種大批一線體力勞動者向技能型升級的現象,在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紡織企業尤為明顯。以福建錦興集團化纖公司為例,以前,一個成品包裝環節的小組就需要50多個人,可自從采用智能化設備之后,參與人數縮減為13人左右。
?
“以前,做的那工作純粹是一個體力活。”質檢車間技術員曾先生告訴記者,原先人工包裝時套內袋、放置九洞板、絲餅平放包裝、蓋箱蓋、打帶、纏膜、貼箱單等工序全部采用人工操作。“**工作下來,一個人平均每天要完成800錠,體力透支,工作強大很大,所以員工的流動率相對較高。”
?
“現在,采用了智能化機械設備之后,同樣8小時的工作時間,除了入絲站推絲車還需要人工來推,剩余14個步驟全部由機械化設備來完成。”曾先生說,現在他們大多數人的工作就是錄入電腦,看看機臺設備,盯一下流水線的操作是否順暢,僅此而已。不但工作輕松,工資待遇還比之前略有提升。
?
設備不斷升級倒逼員工技術沉淀
?
晉江嘉年華嬰兒用品有限公司在引進先進智能化流水設備之前,郭貞旺只是一名普通的、略懂機械維修的平車工。近年來,該公司不斷引進國外的流水線生產設備,郭貞旺則從一線普通工人被調崗到維修員的位置。
?
“以前,工程部也就一個老師傅,后面有了我,現在還從一線多找了兩三個員工做儲備。”轉型成功的郭貞旺,現在已是嘉年華公司智能化升級改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我要是有事休息一下,電話也總是響個不停,這種狀況要換成以前是*少見的。”
?
郭貞旺所在的工程部也有著細微的變化。以前維修員的工作較為清閑,隨意性大,機械壞了修一修。現在的維修員,不單要維修機器,還要培訓上崗員工,更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好為公司接下來的智能化深度改造提供數據支持和改造意見。
?
福建錦興集團化纖公司自動包裝線車間員工黃先生告訴記者,“以前,小組的很多人不懂電腦,更別談跟高端的機械設備打交道了。現如今公司不但免費安排我們學習電腦,還教會我們不少機器設備的基礎知識。現在,一有時間,大家都會想著怎么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畢竟這已經不是簡單的體力工作了,是需要技術沉淀和思考。”
?
岳彩云告訴記者,得益于多出的空閑時間和操作簡便的自動化設備,她總結出小組生產規律,并做了生產工序上的調整。“以往我們是按號碼進行整單生產的,現在我們充分利用自動化設備采用快速流水法,這*大地提升了產量。我們小組每天至少可以提升200~300雙,這個方法現在在好幾條流水線被同事們參考采用呢。”
?
企業需求多元單一技能員工或被淘汰
?
郭貞旺表示,一個公司機械智能化的過程,也是普通一線員工自我轉型升級的一個過程。郭貞旺向記者算了一筆賬,采用電腦平車和全自動流水線吊掛設備之后,每個平車工的工作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薪資待遇水平也比之前高,不過壓力也比之前大。
?
“采用智能化設備之后,每個環節都有精準的數據控制,員工的生產速度要跟上機械化的進度,這本身就是對員工效率的一種無形倒逼作用。此外,在生產過程中,工作成績時時更新,時時公布,為了不落后,員工就需要保質保量完成。還有一點,智能化設備的更新速度很快,設備系統一更新,員工就得重新培訓學習,學習力也隨即成為員工的一種技能之一。”郭貞旺分析道。
?
為此,郭貞旺認為,未來,只有學會學習,學會改變、學會團隊協同的員工才能在機械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的一線工作下去;反之,則易被團隊和機械設備所淘汰。
?
哈爾濱工業大學晉江工業技術中心主任李華燾告訴記者,自動化設備能夠減輕員工的工作強度,提高生產效率。這也意味著員工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自主能動性去思考、研究每天負責的工作以外的事情。
?
“我們從另一方面來理解,以往工廠招聘的純粹是一些勞動體力者,**需要從早忙到晚;現在工廠可能更多需要的是技術型工人。他們可能既要懂得排除設備故障,做些簡單的維修工作,又需要掌握熟悉本行業的技術。這類‘萬能工’一個人可以勝任多個崗位的工作需求,他們只要坐在監控室里,發現哪個崗位有需要,就及時頂上。”李華燾認為,自動化設備時代的來臨,逼迫企業員工自主學習新的技能,讓自己成長為全能的人才。而那些文化基礎差、技能單一的員工將被市場所淘汰,而多技能型員工將更被市場青睞。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