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推廣委員會承辦的“‘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技術、信息安全與知識產權保護調研報告發布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工信部政策法規司綜合處副處長滿輝、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任喬艷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推廣委員會副主任閻巖、中國紡織信息中心總經濟師胡發祥、副總經濟師梁曉暉等出席了活動。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喬艷津主任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充分發揮溝通交流的作用,集各方資源和智慧,為行業發展問診把脈,出謀劃策,并為行業企業提供廣泛的技術服務。尤其是對中小企業提升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品質管理和市場推廣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做出了有力指導,促進產業升級和健康發展。同時有效提升了產業在國際上的形象,獲得了寶貴的話語權。這次專題調研的目的就是摸清目前行業發展普遍關注的信息技術應用、信息安全和知識產權保護等熱點問題的行業現狀,找出相應對策。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總經濟師梁曉暉博士在會上發布了調研報告的核心內容。梁博士介紹了此次調研活動的背景、目標和意義,并分析了在“互聯網+”時代,技術創新、信息安全與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報告指出我國紡織服裝企業實現與互聯網的有機結合,形成有效的工業互聯網模式至少包括三個必要條件:對以云計算為特征的新型信息資源系統的了解和應用,對企業信息安全的重視和維護,以及相應的知識產權保護。這三個方面決定了“紡織業+互聯網”新生態模式的效率和效益。研究結果表明,紡織服裝企業普遍認為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開發員工潛力以及開拓更大的市場,企業表現出了對信息安全和知識產權保護的高度關注。調研同時也發現,企業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利用率偏低,信息安全能力較差,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仍有待加強。特別是作為行業主力軍的民營企業,無論是在采用信息技術方面,還是在維護信息安全和知識產權保護上,資源投入和管理意愿都不充分,這說明行業中一些企業尚未充分開拓和利用信息技術所帶來的發展機遇和商業價值。推動我國紡織業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充分挖掘互聯網經濟價值,增強企業在信息化資源管理、網絡安全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能力是目前行業內重要且緊迫的任務。
發布會還邀請到安可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監付曉雨先生,他對于在當前“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下,如何走在技術前沿,打造可信賴的信息技術解決方案進行了分享,就企業加強內部風險管理、保證企業信息安全提供了切實的解決方案和操作路徑,建議相關政府部門根據我國和各行業現實情況,制定普及信息技術和落實信息安全的政策或指導意見,對企業,特別是占據多數的中小企業,根據實際情況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
發布會*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進行總結發言,他認為互聯網技術正在逐漸重塑傳統的工業經濟模式。傳統的工業經濟時代是以生產端為中心,以商業資源的供給來創造需求、驅動需求。“互聯網+”時代又可稱為信息經濟時代,其兩個顯著的變化是:需求端的消費者被高度賦能,形成消費者主權;供應端的企業由于信息的流動性和透明性,促進了大規模社會化分工協作,提高了供應效率并壓縮了交易成本。
?
? ? 更多內容請關注
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