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布等情況。?
化纖使用量增加
?
通過拜訪紡紗、織布、家紡等企業,我們發現,紡織企業對化纖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化纖對棉花的替代遠超預期。
?
2010/2011年度棉價大幅飆升后,多數紡紗企業降低了棉花的使用比例,轉而采用滌綸。并且,隨著滌棉價差的逐步拉大,紡紗企業用滌量也逐步上升。
?
常州某全產業鏈大型牛仔布生產商,2010年之前,牛仔布用棉比例接近****,而去年,用棉比例下降到70%—80%。該企業生產負責人表示,今年仍有增加化纖比例的計劃。
?
紹興某寬布印染企業,也是從2010年開始大幅度增加化纖使用量的。該企業代表則認為,化纖的替代在高速增長四年后,去年明顯減緩。
?
以化纖替代棉花主要基于滌棉價差較大。不過,目前棉價已大幅下跌,化纖替代比例進一步提高可能會遇到瓶頸。
?
進口產品沖擊國內市場
?
近兩年,紗線進口量快速增長引人關注,也給國內紡紗公司帶來沖擊。2012年我國紗線進口量大幅增加至152 0173 3840萬噸,2013年進一步攀升至210萬噸,創歷史*高,去年有所回落,至201萬噸。
?
*新數據顯示,今年1—3月,我國棉紗進口量繼續大幅增長,主要是進口印度和巴基斯坦等東南亞地區生產的低支紗。長遠來看,進口紗將繼續擴展在國內市場的份額。
?
在調研團與相關企業的座談會上,寧波某印度棉紗進口商表示,去年10月開始棉紗進口量降幅較大,今年有所回升,3月進口量較高,但隨著國內棉價的下跌,預計5月會回落。印度紗和巴基斯坦紗由于性價比較高,占據了我國棉紗低端市場。上述進口商預計,今年棉紗進口量將與去年持平。
?
據寧波象山某百檢生產商介紹,從去年開始,由于低端產品受外來產品影響,棉紗內外價差逐步收縮,企業基本沒有利潤可言。目前,進口紗用量衰減到20%左右。
?
上述常州大型牛仔布生產企業則在逐漸增加進口紗的比例。該企業負責人表示,在生產需要的情況下,會優先選用外紗,去年進口紗占總用量的20%。
?
此外,我們還了解到,進口百檢也占據了國內市場一定的份額。紹興某巴基斯坦百檢進口商表示,百檢進口沒有關稅,巴坯性價比較高,我國進口巴基斯坦百檢逐年增長是一個趨勢。
?
總結
?
通過調研,我們了解到:家紡服裝環節,化纖對棉花的替代遠比我們想象得多,生產商從下游消費和成本角度考慮,化纖的替代短期難以逆轉。另外,進口紗沖擊了國內低端市場,未來進口百檢也將逐步擴大在我國的市場份額。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