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6月14日,清晨7時。
此時,齊愛東已經連續工作24小時,盡管雙眼布滿了血絲,但他卻異常興奮。“終于找到問題的關鍵點了。”齊愛東長舒一口氣。
齊愛東是吉林化纖股份集團公司長絲四車間的一名普通紡絲工。前段時間他發現,工人在紡紗過程中,經常會紡出“翻邊絲餅”,導致絲線*易折斷而對生產造成經濟損失。工人們說,是因為設備自身原因造成的。但齊愛東卻覺得只有調查才有發言權。于是他主動提出幫同事代班,經過24小時的觀察,*終找到問題癥結所在,并想到了解決辦法。
“之所以出現‘翻邊絲餅’,主要是漏斗沒有平衡到位,在操作過程中只要將漏斗在原有位置基礎上稍稍下移一點兒,這個問題就解決了。”看似說得輕松,但這卻是齊愛東通過30年的工作經驗,才練就的一雙“火眼金睛”。
152 0173 3840年,齊愛東初中畢業來到吉林化纖長絲二車間成為紡絲工。“上班**天剛進車間,我就被那股濃重的紡絲味道熏得頭昏腦脹,怎么也提不起工作的興趣,就想著要離開這里。”齊愛東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是我師傅及時開導我,并手把手教我學習技能。”
沉默寡言的齊愛東下定了苦練紡絲基本功的決心。下班的鈴聲響起,同事們回家了,他選擇留在崗位上練習操作;當遇到不懂的問題,一一記在筆記本上,虛心向師傅請教。經過近半年的反復練習和琢磨,他成為同批學員中出師*早、手藝精湛的紡絲工,一年內就成為“紡絲崗位優級手”。
“倒頭”操作,是紡絲操作的難點,用水量大會產生飛罐,用水量少則不易將絲束倒入漏斗中。對精品有著執著追求的齊愛東在工作中也“屢屢碰壁”。“一定要找到提高落絲速度的方法。”齊愛東暗暗給自己打氣。經過近300次的試驗和不懈努力,他終于摸索出了“倒頭”操作的新方法。后來,單位將他研究出的新方法命名為“齊愛東水平倒頭法”,并在全公司范圍內推廣學習使用。
多年的絲紡生產實踐,使齊愛東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大家有什么技術難題都來找他解答,他也總是把自己總結的操作法無私地傳授給他人。為了讓更多紡絲工可以隨時隨地地學習,他建立微信群,把理論知識以圖文方式發送給每位學員,實現以實際操作為主、網絡信息為輔的立體式教學。多年來,他培養的40余名徒弟遍布公司的各個生產崗位,多人成為紡絲崗位排頭兵。
“紡絲崗位苦臟累,喜歡從事的人并不多。”齊愛東說,“我希望能夠通過多年積累的經驗,幫助新來的員工認識崗位、感知崗位,*終愛上崗位,把吉林化纖的‘五種精神’傳承好、發揚好。”?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