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六,我們的非遺項目體驗活動繼續。這一次,20多位文藝群群友來到位于秋濤北路的杭州萬事利絲綢文化博物館,近距離地感受絲綢的魅力。
?
這座博物館是我國首座民辦的絲綢文化博物館,里面收藏的絲綢文物有2000余件。這里有兩位皇帝的龍袍、有北京奧運會獎牌緞帶、四大名繡和四大名錦,還有一堆與絲綢有關的故事。
?
未體驗之前,在大家的認知里,絲綢可能只是一種面料。
?
而體驗之后,我們深深地體會到,除了是面料,絲綢還是藝術品,還是歷史,還是文化。
?
探文化
?
漢字里藏著與絲綢有關秘密
?
當天上午10點,在解說員馬瑛的帶領下,文藝群的伙伴們開始了這次有趣的絲綢之旅。
?
讓人驚訝的是,馬瑛帶我們*先看的不是絲綢,而是陳列在櫥窗里的一個個漢字。經她解說,大家才明白:原來,絲綢是漢字的造字源泉之一,中國方塊字從造字之初就有大量直接或間接與桑蠶絲綢生產有關的文字。
?
譬如“蠶”字,之所以用“天蟲”之意造字,是因為在古人眼里,蠶是一種不死的動物,其生命由卵到蠶,由蠶到蛹,破繭羽化成蝶,輪回往復。人類一直夢想著自己的生命可以輪回得到永生,能夠通達上天,因此在古代先民心中蠶是通天的圣物。
?
還有“農”字,繁體的農字上面是個“曲”,下面是“辰”。“曲”,是勞動人民養蠶時疊起的一塊塊蠶匾的象形。而“辰”是龍的意思,出土的文物顯示,古人雕出的龍形玉器,與蠶的外形十分相似,龍*早的原形可能就是蠶?!稗r”*早的意思就是種桑養蠶。
?
絲綢還與貨幣有關呢。在中國歷史上,絲綢曾經是*早的貨幣之一,也是使用時間*長的貨幣。貨幣的“幣”字,分拆開為“巾”上加一橫,表示用于贈送給尊貴客人的特殊絲帛。漢武帝開辟絲綢之路后,由于絲綢便于攜帶,易于保存,更多地替代了黃金的貨幣功能,作為一般等價物被廣泛使用;隋唐時期,唐玄宗等多代皇帝幾下詔書使絲綢成為了國家的法定貨幣。
?
認了這幾個“字”,大家直呼“長了見識”。
?
看珍品
?
從龍袍就能看出當皇帝不容易
?
在“基本陳列廳”里,*吸引人眼球的就是兩件華麗的龍袍了。
?
一件是乾隆皇帝的,一件是同治皇帝的。
?
同治皇帝的那件是真品,由萬事利集團輾轉從海外購得。是件夏裝,由質地偏硬的生絲織成,看上去十分清涼。
?
另一件乾隆皇帝龍袍,則是復制品。色彩較同治那件更明麗一些。別以為復制是件容易的事兒,要知道,為復制這件龍袍,繡娘們花了足足三年時間。
?
龍袍上復雜的紋飾,都是一針一線繡出來的。九條活靈活現的五爪大金龍,分布在袍子各處,胸前三條,背面對應三條,兩臂各一條,還有一條暗藏在正面的內里。這樣的分布,從正面看是5條龍,從背面看也是5條龍,對應了“九五**”的說法。
?
除了龍,龍袍上還有數十種不同的繡紋,每一種紋符,都有特定的寓意。譬如,“斧頭”表示做皇帝需要有斬釘截鐵的品質,“背弓”表示要公正廉明,“海浪”代表要像海一樣胸懷寬闊等等。一件龍袍被賦予了這么多的含意,簡直是一份皇帝守則,時刻提醒皇帝自律,整天把這些“規則條例”穿在身上,看來,皇帝也不是那么好當的。
?
聽故事
?
古代才女戰勝“小三”的法寶
?
“現代成就廳”里的展品更讓人眼花繚亂。
?
云錦、宋錦、蘇繡、杭繡、緙絲、絲毯……這些,都是當今絲綢藝術大師們的作品。這些大師中有許多是非遺項目傳承人。蘇繡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李娥英,***非物質文化遺產“杭羅手工織造技藝”的傳承人邵官興,中國刺繡藝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姚建萍,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傳承人陳水琴都在其中。
?
他們用靈巧的手,織出或繡出這些看上去輕薄,實則十分“厚重”的藝術品,一幅作品,往往消耗他們幾年的光陰,長的,甚至耗時十多年。
?
這些作品背后,還有許多精彩的故事呢。像那幅《璇璣圖》,說是圖,其實是用不同顏色絲線繡出的字,密密麻麻,共841個字。這幅圖背后,還有一個原配斗小三的故事呢。
?
寫這首詩的是古時候一個姓蘇才女。她老公姓竇,去外地做了官。幾年之后,有人向蘇氏打小報告,說竇另結了新歡。蘇氏便寫下璇璣圖捎給了老公。這幅圖很厲害,順著讀、倒著讀、斜著讀、繞著圈讀、重疊著讀,都可以成詩。據說,她老公讀罷,感動得眼淚嘩嘩滴,踢掉了“小三”,重新回到了她身邊。
?
對于這樣的斗小三利器,不由得讓人佩服地點贊:牛!
?
學技藝
?
同一條絲巾能結出不同風情
?
參觀完了,照例有一個群友們DIY環節。
?
天氣馬上要轉涼了,絲巾很快要回到人們的脖子上了,所以,博物館給大家安排了結絲巾的環節。這種安排,尤其對女同胞的胃口。
?
示范用的絲巾,可以說是絲巾中的LV,90厘米的方巾,價格是2580元。這是萬事利集團在法國并購的一家企業設計生產的,看上去很有國際范兒。
?
工作人員現場教了幾種不同風格的結法,分別適合上班、居家及休閑。同一條絲巾,不同的結法,有著完全不同的風情?,F場體驗的女同胞們對這個興趣頗濃厚,嘰嘰喳喳,躍躍欲試。
?
*終,在掌握了幾種相對簡單的結法后,大家心滿意足地踏上歸程。
?
杭州萬事利
?
絲綢文化博物館
?
杭州萬事利絲綢文化博物館,位于杭州市秋濤北路72號三新銀座20樓,于2013年1月獲得杭州市園文局文物處批準成立,是我國**座民辦的絲綢文化博物館。
?
博物館陳列面積152 0173 3840多平方米。收藏文物2000余件,其中含明、清、民國時期歷史文物400余件,近代和現代絲綢藝術品200多件,萬事利建廠以來代表中國現代絲綢工業發展的現代文物152 0173 3840多件。
?
博物館從非物質文化的方向全面展示了中國五千年的絲綢歷史及影響,其“基本陳列廳”以中國古老的漢字為主題,集中講述了絲綢與漢字的淵源,絲綢與四大發明的聯系,絲綢對民俗的影響,和絲綢與皇室的密切關系?!艾F代成就廳”陳列了中國近代和現代具有絲綢技藝代表性的“四大名繡”,“四大名錦”的代表展品,和部分古代藝術復制品,其代表了中國近代藝術品的**水平。
?
博物館還擁有一支頗具實力的絲綢專家隊伍,前蘇州絲綢博物館館長錢小萍老師為該館名譽館長,14位***絲綢技藝大師受聘為該館的**顧問。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pib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