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山海經之赤影傳說》中,生活在上古時期的男女主角穿得好華麗哦
《山海經之赤影傳說》播出后一直槽點頻現,其中*讓人詬病的是這部劇的服裝。該劇講述的是上古時期的故事,但是服裝方面卻出現了絲綢質地的衣服。于是,觀眾就問了:既然在上古時期,怎么會出現絲綢呢?《山海經之赤影傳說》劇中提到伏羲大帝,也就是伏羲氏,那就是說這部劇的背景是三皇時代,而不是五帝時代,但絲綢是在五帝軒轅黃帝時代才發明的。
絲綢是中國的特產。漢族勞動人民發明并大規模生產絲綢制品,更是開啟了世界歷史上**次東西方大規模的商貿交流,史稱“絲綢之路”。從漢代起,中國的絲綢不斷大批地運往國外,成為世界聞名的產品。中國人工養蠶則*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紀。傳說中西陵氏之女,黃帝的元妃嫘祖是中國**個種桑養蠶的人。據《通鑒綱目外記》載,嫘祖“始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而天下無皴瘃之患,后世祀為先蠶”。
關于絲綢有一個悠遠的傳說:遠古時代,黃帝打敗了蚩尤,“蠶神”親自將她吐的絲奉獻出來以示敬意。黃帝命人將絲織成了絹,以絹縫衣,穿著異常舒服。黃帝之妻西陵氏嫘祖便去尋找能吐絲的蠶種,采桑飼蠶。后世民間崇奉嫘祖為養蠶的蠶神,黃帝為織絲的機神。采桑養蠶與制絲織綢,便成了中國古代社會幾千年的基本勞作手段。
當然,這只是個神話傳說。那么從科學的角度講,絲綢是什么時候有的呢?那得說到全新世大暖期,即大西洋期,它為中國帶來了溫暖的氣候,令桑樹和蠶的養殖可以在黃河流域廣泛地進行。傳說中,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取絲”,但現實中絲綢究竟是何時被發明尚具爭議。中國考古學家在1998年河南滎陽青臺遺址的一次考古中,發現了距今約5500年的絲綢碎片。另一種說法是在河姆渡遺址中人們已發現了紡織工具,借此可以推斷絲綢的使用至少不遲于良渚文化。不過世界上*具影響力的說法,是中國科學家在1958年考古發現的,距今5300年(大汶口文化時期)的絲綢織品。
專家們根據考古學的發現推測,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中期,中國便開始了養蠶、取絲、織綢了。到了商代,絲綢生產已經初具規模,具有較高的工藝水平,有了復雜的織機和織造手藝。所以絲綢的發明應該是在五千多年前,而五帝時期是公元前3076年至前2029年,正好距今五千多年。所以早于五帝時期的三皇時代是不會有絲綢的?!渡胶=浿嘤皞髡f》根據劇中的人物設定,這部劇講的時代應該是比大舜早幾千年的時代,舜的時代衣服尚且粗糙,商朝末年紂王時代也是沒有豪華服飾的,這個《山海經》的服裝至少已達到戰國時代的水平,因為戰國已經有西施浣紗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染料的分類與命名》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