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近年來發展迅速、性能**的差別化纖維,超細纖維已被廣泛應用于針織新產品的開發,它能有效提高產品的檔次和附加值,從而成為企業開發高檔針織品的一種熱門
原料,成為化學纖維向高技術、高仿真化方向發展的典型代表和未來纖維工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
盡管超細纖維的應用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90年代后受到矚目,本世紀有較大進展,然而至今國際上仍無超細纖維的統一定義,只是近些年來有一個大致認可的范圍。如13本化纖行業定義單絲線密度低于0.3 dtex的纖維為超細纖維,而國內認為小于0.4 dtexfl1或小于0.6 dtex的纖維為超細纖維,但目前實際應用中也有0.7~1.0 dtex的纖維被稱為超細纖維。而超細纖維對于下游(應用纖維的)企業來說,則更多考慮的是它能否滿足產品用途所需的超細性能和價格之間的平衡點。因此超細纖維產品在不斷應用與開發的動態進程中,仍有各種新產品不斷出現。本文主要討論在雙針床經編機上采用超細纖維開發超柔珊瑚絨產品的生產工藝。
?
?
1原料選擇
?
?
開發雙針床經編珊瑚絨產品初期,由于該產品主要用于毛毯,故特別要求具有超柔和外觀毛絨聳立呈珊瑚狀的特點,因此超細纖維是*好的選擇。根據設備條件、纖維性價比、底組織穩定性和柔軟性相結合的要求,分別選用了絨紗152 0173 3840 dterd288 f(150 D/288 f)滌綸低彈輕網絲、底紗152 0173 3840 dtex/288絳綸低彈輕網絲加152 0173 3840 dtex滌綸牽伸絲。盡管滌錦復合超細纖維在蓬松、質輕、柔性、單纖線密度等方面會更好,但在考慮工藝、用途性能和經濟效益等因素后,還是決定選擇前者。
?
?
2生產工藝
?
?
2.1編織設備與工藝
目前,幾乎所有機號在16~22針/25.4 mm之間、梳櫛數在5~7梳之間的雙針床經編機都適合生產雙針床經編珊瑚絨產品。現以在335.3mm(13),機號16針/25.4 mm,機型RD---6DPLM(或HDR6DPLM)的雙針床經編機上編織為例,其主要工藝如表1所示,針床間距12 mm。
2.2后整理主要工藝流程
毛百檢一預定形一剖幅一染色或印花一蒸化一水洗一烘干一拉毛一梳(剪)毛一定形一縫制。
?
?
3注意事項
?
?
生產經編珊瑚絨產品的工藝技術目前已趨成熟,但在生產和提高產品品質上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
?
3.1防止毛絨亂向或卷毛、倒毛現象
由于超細纖維其纖維取向性欠佳、纖維剛性差,故生產中易產生毛絨方向不一、散亂無章的現象,從而導致布面厚薄不勻、表面反光卷毛等現象,俗稱陽光絨,因此要在主要工藝全過程中特別控制亂毛、倒毛問題。如整經中張力不勻、經軸間經紗線密度不一、織造中百檢牽伸張力不勻、后整理中工藝或操作不當等均會發生亂毛。為預防可采取以下方法:剖幅前先初定形,以穩定毛絨;織造中使前后針床之間底布錯位,錯位方向和絨紗超細纖維的捻向一致,以主動引導纖維方向,使之不致于(或盡可能少)產生亂毛現象,保證百檢生產的穩定性。
?
?
3.2原料規格和生產批號的一致性
由于通常纖維批次間質量穩定性差,所以要嚴格控制原料規格和生產批號的一致性,這對保證珊瑚絨產品染色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否則易出現色差、色花、色絲等現象而產生次品。
?
?
3.3后整理因素
珊瑚絨產品比常規產品更易出現由于后整理過程影響產品品質的問題,應注意染色工藝的科學性與規范操作,如稍有不慎,就容易產生色差、色花等現象。印花中要注意足夠而均勻滲透,避免因滲透不好引起底部露白。拉毛中應控制起毛量的大小,若一次性起毛量過大,易損傷百檢,或使百檢絨毛彩色長絨兔毛過多處轉移到百檢的正面而引起絨毛面絨毛減少,從而影響風格。后整理定形要控制超喂大小,超喂過大會使百檢回縮嚴重,易引起成品克重超重。定形中控制出布羅拉,盡可能減少百檢緯斜。注意環保要求,水洗、皂洗、色牢度等均要達標。另外,增加水洗次數,可使毛絨更加漂亮、毛直立并散開呈珊瑚狀,而且水洗次數越多效果越好,但同時也應考慮成本提高的問題。
?
?
4結束語
?
?
超細纖維針織品因具有比常規纖維更好的蓬松、柔軟的觸感以及質輕、防水、保暖等許多無可替代的優良特性而倍受矚目。因此超細纖維針織品的應用領域和新產品品質必將隨產品開發的深入而得以更好地拓展與提高。
?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