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蠶絲的來源? ? 蠶絲是蠶的腺分泌物再空氣中凝固而形成的絲狀纖維物質。蠶絲*早產于中國,目前量*大的是中國、日本等地。蠶絲分為家蠶絲和野蠶絲兩類。家蠶以桑葉為飼料,也稱桑蠶絲,桑蠶絲再紡織原料中稱為真絲。野蠶絲的主要代表是柞蠶絲,是再野外柞楓樹上放育的蠶所吐的絲,是我國主要特產之一,被外國成為“中國柞蠶絲”。
? ?
蠶絲的組成物質和形態結構? ?
1. 蠶絲的組成物質? ? 蠶絲由絲素和絲膠構成,它們都是蛋白質。絲素不溶于水,含量占蠶絲的70% ~ 80%;絲膠含量占20% ~ 30%,可溶于熱水、堿液,不溶于冷水。因此,還有少量色素、灰分、蠟質、碳水化物等。
? ?
2. 蠶絲的形態結構? ? 每根繭絲由兩根絲素外覆絲膠組成,除去絲膠后的單根絲素截面呈不規則三角形;縱向平直光滑,富有光澤。單根繭絲由于線密度和強力的原因,沒法滿足加工和使用的要求,從蠶繭上分離下來的繭絲,要經合并形成生絲,生絲再脫去絲膠,形成柔軟光亮的熟絲,才能用于織造加工。
? ?
蠶絲的主要特征? ? 蠶絲觸感柔軟舒適,光澤優雅悅目;纖維吸濕性好,穿著舒適;染色性好,色彩鮮艷。桑蠶絲未脫膠志強為白色或淡黃色,脫膠漂白后顏色潔白。野蠶絲未脫膠時為棕色、黃色、橙色、綠色等,脫膠以后一般為淡黃色。與羊毛一樣,蠶絲不能用含氯的漂白劑處理,洗滌時應避免堿性洗滌劑。蠶絲能耐弱酸和弱堿,耐酸性低于羊毛,耐堿性幣羊毛稍強。蠶絲不耐鹽水侵蝕,行業中的鹽分可使蠶絲強度降低,所以夏天蠶絲服裝要勤洗勤換。絲面料經醋酸處理會變得更加柔軟,手感松軟華潤,光澤變好,所以洗滌絲綢服裝時,再*后清水中可假如少量白醋,以改善外觀和手感。蠶絲耐光性差,過多的陽光照射會使纖維發黃變脆,因此絲綢服裝洗后應陰干。蠶絲的熨燙溫度為152 0173 3840 ~ 180℃,熨燙*好選用蒸汽熨斗,一般要墊布,以防止燙黃和水漬的出現。蠶絲易被蟲蛀也會發霉,白色蠶絲因存放時間過長會泛黃。蠶絲相互摩擦時會產生特殊的輕微聲響,這就是蠶絲面料獨有的絲鳴現象。
? ?
桑蠶絲與柞蠶絲的區別? ? 無論是桑蠶絲還是柞蠶絲,再天然纖維中都具有較好的強度和伸度,可以紡織高檔的面料。桑蠶絲縱向平直光滑,截面近似三角形,顏色潔白,光澤好,再絲織品中用量*大,品種*多。柞蠶絲的光澤不如桑蠶絲亮,手感不如桑蠶絲光滑,略顯粗糙。此外,柞蠶絲含有天然淡黃色的色素,不易去除。但柞蠶絲的堅牢度、吸濕性、耐熱性、耐化學藥品性等性能都幣桑蠶絲好,柞蠶絲具有很好的強伸度。再天然纖維中,柞蠶絲的強度僅此于麻,伸長度僅次于羊毛。柞蠶絲的濕強度比干強度大4%,耐水性好,適用于耐水性強的特殊用途。柞蠶絲耐酸耐堿性較桑蠶絲好。柞蠶絲的吸濕性較桑蠶絲大,再相對濕度70%時,柞蠶絲的回潮率為11.6%,桑蠶絲的回潮率為10.7%。在日光曝曬中柞蠶絲的強度、伸長度減小,但幣桑蠶絲減少程度要低。柞絲綢具有穿著監牢、耐曬、富有彈性、滑挺等優點,再我國絲綢面料中占相當的地位,可制作男女西裝、套裝、襯衫、婦女衣裙,還可做耐酸服,帶電作業的均壓服。但其表面粗硬,糙節較多,吸色能力較差,所以再紡織面料應用及面料外觀上都不及桑蠶絲,其價值稍遜一籌。
? ? 更多內容請關注
中國百檢網(pib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