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協會理事會會議宣布,把軋花廠2014年10-12月份皮棉的平均銷售價定為市場價。用這種方法確實能真實反映當時的市場價格,可是也存在弊病,因為皮棉的市場價格現在還不能測算,將來軋花廠之間的銷售價格也會有差異,如果全部測算,工作量會太大。再者,如果將來軋花廠的售價特別低,財政支出的壓力就會太大。所以,*好是現在就能確定市場價格,使棉農心中有數,知道自己能得到多少補貼,對其銷售方法及價格形成指導。?
我覺得,可以用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來確定市場價格,因為現在交易者就按這個價格做著交易,軋花廠也能按這個價在期貨市場賣出,這正是現在真實的皮棉交易預期價格。我們按照10-12月份軋花廠皮棉的平均銷售價來定市場價的思路,就可以選取期貨市場棉花1411合約的價格來確定市場價。現在棉花1411合約的期貨價格是16300元/噸,減去軋花廠500元/噸的加工費是15800元/噸,我們就把這個價格確定為棉花的市場價格,即今年用于棉花補貼的市場價為15800元/噸。這就充分利用了期貨市場服務于現貨市場的特點。
?
市場價確定了,補貼的具體辦法也就好定了。目標價是152 0173 3840元/噸,市場價是15800元/噸,如果按皮棉補,目標價減去市場價,等于每噸補4000元;按籽棉補,4000元乘以38%的衣分率,等于每噸補1520元,換算成每斤補0.76元;按畝補,0.76元乘以新疆的平均畝產550斤,等于每畝補418元。
?
給棉農補貼的時候,應該按皮棉補還是按籽棉補,或是按畝數補,還沒有定。我的傾向是按籽棉或者畝數補,可以直接補在農民手里,也好操作。不過如果按籽棉補,也可能有人會瞞報,賣了500斤說成是800斤,多套國家的補貼。我覺得*合適的辦法是按畝數補,量好畝數就直接按每畝418元給棉花種植戶發放補貼款。
?
這樣一來,市場價有了,補貼數額也定了,財政支出也就有數了,怎么補的問題就解決了。
?
有了這個細則,軋花廠就能在期貨市場進行套保操作,現在就能按15800元/噸的皮棉價格,換算成6000元/噸的籽棉價格和棉農簽訂購買合同。軋花廠加工成皮棉,按16300元/噸的價格在期貨市場1411合約上賣了,就可以賺到每噸皮棉500元的加工費,這就保證了將來的生產,農民也能按3元/斤的合同價把籽棉賣掉,加上0.76元/斤的補貼,棉農也等于按152 0173 3840元/噸的皮棉價格銷售了,規避了將來棉花價格的下跌風險。這對企業和棉農都有好處。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