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遠去。沒有了高額的利潤,取而代之的是全行業虧損,企業降負荷、停產、檢修成為常態。而在產業鏈中曾處于劣勢的下游聚酯企業如今卻挺直了“腰板”,在話語權爭奪戰中表現出了從未有過的“牛氣”。?
這樣的轉變其實是產業利潤由上游逐漸向下游轉移的結果,究其根源,在于成本端的變化。
?
“目前pta市場已由供需主導轉變為成本端主導。”在pta現貨市場摸爬滾打數十年的貿易商融程(化名)告訴記者,這實際上是由當前的基本面決定的。油價的持續下跌,使得化工品的成本重心下了一個臺階,而上下游的供需狀況導致了各環節利潤的差異。
?
據了解,在px—pta—聚酯產業鏈中,由于px企業近兩年快速增加產能,失去了原有的*為強勢的地位。當pta、px生產持續虧損時,國內pta企業以及亞洲px企業減產動力增強。
?
2014年,國內pta企業進行過兩次大的聯合限產保價行動,一次在夏季,從5月持續到8月初,*終以限產破裂告終,但此次行動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使px企業讓利的目的,pta企業虧損有所減少。另一次是在年底,當pta企業再次啟動限產保價時,不料遭遇國際原油大跌。這次限產保價未能阻止pta價格的深跌,但由于擠壓了上游px原料利潤,pta企業生產利潤有所增加。
?
2014年12月中旬,px與石腦油價差跌至320美元/噸一線,px出廠價被壓縮至成本附近,而pta生產利潤則難得地回升至200元/噸。
?
融程表示,受連續三年大幅擴產影響,國內pta生產利潤大幅降低,動態利潤多數時期為負,或徘徊在成本線附近,而聚酯環節產品庫存持續處在低位,產品價格相對pta和meg較為抗跌,生產持續處于盈利狀態。
?
調研中,記者也明顯感受到,相對于經營壓力較大的pta廠家,聚酯企業的日子要好過一些,其中又以織機織造環節利潤較好。正如這些企業的人士所說,貨不愁賣,2014年是“笑著度過”的。
?
集聚酯、滌綸紡絲、進出口貿易為一體的現代大型股份制企業新鳳鳴集團,2014年銷售量為152 0173 3840萬噸(外銷占比7%—8%),銷售收入150億元(不含增值稅),實現利稅6億—7億元,利潤率為3%—4%。
?
據該集團下屬的浙江新鳳鳴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邊光清介紹,受滌絲降價以及布匹維持剛性需求的影響,去年10—12月織造利潤不錯,前期累積的庫存也逐漸消化。“滌絲價格低迷淘汰了很多切片紡工廠,去年11月我們取得了兩年來*好的月度利潤。”在他看來,經過幾年的去庫存后,聚酯長絲受到很強的支撐,2015年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好于2014年。
?
在紹興古纖道化纖公司,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該公司在工業絲方面利潤較好。工業絲的生產是先有訂單,再有產品,而采購pta是現購現生產,因此在原材料價格下跌的過程中,早前簽訂的工業絲訂單會產生一定的紅利。“原材料下跌速度較快,而下游產品下跌速度相對較慢,市場需求也保持旺盛,使其獲得較好的市場競爭力。”該公司銷售人員稱。
?
從企業生態環境來看,目前下游的聚酯環節要比上游pta環節健康許多。“往年年底很難拿到大批量的訂單,聚酯企業1月的開工率環比會下降很多。但是本月沒有聽說哪家聚酯企業降低開工率的,都在正常生產。”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2014年以來,下游需求持續增長,市場處在“*好的時期”,資金順暢,企業沒有什么壓力。
?
隨著聚酯生產利潤率的增加,聚酯企業對pta企業的議價能力也在逐漸提升。目前,國內pta總產能4348萬噸/年,聚酯產能4418萬噸/年,兩者產能相當接近,但聚酯工廠哪怕全負荷開工,每年也僅能消耗3800萬噸pta產能,pta企業的競爭壓力進一步加大。對pta企業來說,2015年銷售談判過程艱難,聚酯企業在談判中占據主動。
?
另據嘉興石化相關部門負責人透露,2015年pta銷售合約尚未簽訂,現貨銷售面臨較大壓力,不過由于亞洲px產能相對于pta也開始過剩,對下游失去定價權的pta企業,在原料采購方面話語權有所增加。
?
“2014年12月px進口量之所以達到創紀錄的117.8萬噸,一方面是由于pta企業有一定的低位囤原料需求,另一方面,pta企業希望借此獲得更多的acp談判籌碼。”永安期貨分析師王園園表示,2014年acp談判只談成兩次,pta企業已初步獲得了原料采購的定價權,px開工率的調節開始更多地盯住pta行業。
?
王園園說,目前,在px—pta—聚酯產業鏈中,作為產能擴張*早的聚酯企業,隨著原料端px與pta配套產能的跟進以及聚酯成品庫存的降低,2014年逐漸走出不景氣周期。與此同時,2015年國內聚酯行業8%的產能增速低于亞洲px與國內pta高達15%的增速,預計pta產業鏈話語權將會繼續“下移”。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